第269页

“我觉得开店的方式很好,又可以为厂里增加收益,也可以带动火锅底料。”赵小南率先开口道,“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单独推广火锅底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研发出一系列比使用在我们火锅店里的底料差一等的产品出来,以免被反噬,影响火锅店的生意?”

早就已经历练出一双火眼金睛的赵小男在看到连锁店计划书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概念可能会掀起的浪潮。

如果他选的话,赵小男一定会选择连锁店,而非火锅底料。

因为他们厂已经有了那么多的产品,像火锅底料这样的半成品,与其便宜别人,不如自己享用。

“关于这一点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苏苗苗赞许地看了一眼许久不见更有所进步的赵小男,“并且,对外销售的火锅底料我也已经研发得差不多了,只等着我们占领住火锅这一大好市场后,就可以直接推广。”

赵国光有些迟疑道:“可是质量差一等的话,会不会对我们厂的声誉造成影响?”

“我们说的质量可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指的是味道。”

苏苗苗道:“连锁火锅店和火锅底料相比较而言,自然是火锅店所能带来的创收更高,并且还能给我们梧桐制造开辟出的产业链。而火锅底料更多的是为了我们自己服务,差一等味道的对外销售,也是为了平衡市场,不能我们吃着肉,却连汤都不给别人尝一口。”

听到这个解释,赵国光了然地点了点头:“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在市郊的养殖场就能扩大经营面积了,毕竟火锅店除了火锅底料,还需要很多原材料。”

清楚老首都人最爱羊肉锅的苏苗苗当然不会放过养殖这一关键环节:“没错,到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批牛羊进行饲养,坚定我们厂原材料、生产、销售等一条龙式的产业链,这个对于未来的发展是绝对有利的。所以,不光是养殖场,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再承包一片鱼塘,看看能不能培育养殖海鲜。”

就知道苏苗苗回来这一趟不会只是为了火锅底料生意的赵国光麻木地点了点头:“养殖海鲜这个概念还比较新颖,到时候可以考虑去津城发展,他们那边沿海,离首都也近可以去那里进行承包。”

苏苗苗认同道:“建立牛羊养殖场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冀州,毕竟也是吃草的动物,可以考虑一下坝上草原。”

“好的,我会安排人进行现场勘测的。”

说完新产品线的发展,苏苗苗又询问起了已有产品的情况。

“我在鹏城百货商场那边看到我们的产品,这让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苏苗苗难得感性地同大家说道:“今天回到首都,看着厂里一切都好,甚至更好的时候,我真的是感动又骄傲,你们做得很好,让我很欣慰。而在这里,我也想告诉大家,不管未来梧桐食品厂会开创建立多少家分厂,也不管梧桐制造会卖到全国多少地方,甚至是国外的土地上,首都梧桐食品制造厂,也永远都是我的根,是梧桐制造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