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
食品一厂满大街发传单这事儿,在这一群苦兮兮,冷飕飕的工人上街发传单的第一天,就被苏苗苗知道了,她还真没想到这后世满街拦车发传单的事儿,竟然让病急乱投医的食品一厂给琢磨出来了。
赵国光在知道这事儿后,就十分担忧地过来找苏苗苗回报:“厂长,他们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咱们?现在就只是发传单,万一等后面他们也学着咱们和电视台还有电影场合作咋办?”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厂子能重新夺回首都市场,以及畅销全国,靠的一是苏苗苗的手艺,二就是苏苗苗新颖的营销手段。
手艺是别人学不来的,所以赵国光从不担心。
但问题是,宣传可是人尽皆知,只要有钱就能模仿来的!
实际上,赵国光真正担心的,还是自家厂子的根基。
说来说去,多年来国营企业,和铁饭碗的概念已经驻扎在所有人的心里,让人觉得那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而梧桐食品厂作为民营企业,和国营对抗……
面对赵国光的担忧,苏苗苗倒没啥会被模仿的焦虑:“赵主任,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模仿别人,都只能是落后于人,坐等挨打的存在。在商业对战中,被对方模仿,其实也算是一种肯定,毕竟咱们厂子要是无人问津,也根本不会有人眼红。但一旦有人走了咱们的路子,那么就必然是要被我们甩在后面的。而且,你也根本不用担心,电影制片厂那边已经给我消息了,说他们最新制作的电影已经在剪接中了,到时候那些学着咱们在影片最后报名号的厂子,还是比咱们差一步,仍然会被咱们压在下面。”
“可要是他们一直学呢?”
“一直学也没关系,因为营销只是一种手段,想要将一个厂子,一个企业经营好,最核心的永远都还是产品本身。他们的豆瓣酱我尝过,在口感上想要超越咱们简直是差太多。”苏苗苗循循善诱道,“在通过宣传,得到了关注以后,我们就更要在产品上下功夫,让人知道,我们卖的,从来不是宣传,不是营销手段,我们卖的,始终都是产品。”
这一番话,又给了赵国光灌输了新的经营理念,他佩服地看着苏苗苗,想起她之前和自己说的,想要让自己做副厂长的事情……
赵国光忍不住道:“厂长,我觉得自己真的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所以……”
听出对方意思的苏苗苗微微一笑道:“不急,我给你时间慢慢来,要不然,我也放心不下把厂子交给你管理啊。”
苏苗苗对于这个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安抚了几句赵国光因他自己还不够沉稳,而显得有些失落的心情后,她从放在桌上的包里拿出了几样东西。
“尝尝,这都是我做的。除了我对象,赵主任你还是第一个有机会品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