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苏苗苗在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厂子要黄了的时候杀了个回马枪这事儿,让三个厂子全都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却偏都还杠着劲头,谁都不愿意拉下脸皮去联系另外两方。或者说,是他们都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觉得苏苗苗这不过是投机取巧,一时猖狂罢了。

然而,苏苗苗又岂会如他们的意,东风已起,自然是要趁热打铁,不给他们半点翻身的机会啊!

苏苗苗向来是个说做就做,决不食言的人,于是在电视、收音机的广告宣传热度减退,电影又还没放映的时候,她非常“心机”地将自己的产品已经成功销向全国各地,并把在沪市建立分点的事情,在同电视台的负责人确定播音设备的时候,“不经意”地说了出来。

“说起港岛,其实我觉得沪市也很不错。”苏苗苗带着一脸假笑递给了对方一个话头。

“是啊,我年轻的时候曾在沪市居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粢米饭和小笼包真的很好吃呢!”

“这个我也有听我们厂的工人们说过,他们之前去沪市给我们在那里的分厂送货的时候,当地和我们订货的百货商场员工就有请他们吃粢米饭的。”

她故意将沪市那一个据点说成了分厂,虽然那还只是她租下来的一个大仓库,但离分厂也不算太遥远,所以也不能说是谎话。

而这,也成功吸引了对方的注意。

“分厂送货?”电视台领导直接get到了关键信息,“苏厂长难不成已经将生意卖到沪市去了?”

苏苗苗摆了摆手,一副不值一提的样子道:“哎呀,不过是在沪市那里搞了个小分厂,跟沪市几家百货商场签了几千块的合同罢了。说起来我都有点羡慕我厂子里负责送货的工人了,全国各地跑着送货,当地的美食和特产借着送货,就全都能吃到了。”

电视台领导:“听苏厂长一说,这个工作还真的是很令人羡慕。不过与此同时,也说明苏厂长你真是年轻有为啊,能将厂子的商品卖到全国,这真的是让我对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有了全新的认识啊!”

“哪里哪里。”苏苗苗谦虚地笑了笑,“我也是乘了改革开放的风,要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些人一个能带领大家伙儿一起赚钱的机会啊!”

“哦?说起来,我还不知道苏厂长你厂里有多少在职工人啊?”

她想了想:“算上沪市的(看仓库的)工人,应该有三百多人了,不过我们很快就又要开始新的招工,这一次,要至少招八十到一百人。”

“那苏厂长你们厂子真的是给首都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啊,造福很多人啊。”

苏苗苗等的就是这句话:“这点不敢当,只是尽我所能罢了。其实我们厂里有很多工人都是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剩下的工人里,有的是返城知青,有的是农民子弟。不敢说贡献多大,但既然国家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对于社会也是必须要分担责任的,这是每个华国人都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