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得到众人以欢呼声的回应后,苏苗苗便准备去往下一个车间了。

梧桐食品制造厂是这家食品厂的名字,其中梧桐二字,是取自当初顾岁安给自己写的第一封信中,关于梧桐树的那一番话。

因为现在还没有出商标法,所以苏苗苗暂时还没有给自己的品牌注册商标。

但深知品牌的影响力的她,早在去鹏城买地皮的时候,就已经注册了公司名。

不光如此,在首都这边食品厂建厂的时候,苏苗苗在厂门口立了一个大牌子不说,还在选取制作产品包装的时候,都在外包装上印上了一朵梧桐花,和苏记·梧桐制造的字样。

这对于还习惯于买糕点食品还是用油纸包装,米面粮油还是自己带家伙式装好称分量算钱购买方式的老百姓而言,可谓是新鲜极了。

当然了,苏苗苗也没有不计较成本地,只一味打造外包装而忽视了盈利。

在豆瓣酱还没能批量生产出来的时候,苏苗苗一边对外推广着自家的卤肉,一边也集合工人们紧锣密鼓地榨油。

要知道,这年头,食用油可是家家户户都必备却又总是不够的紧缺物。

因为首都这边并没有大批种植大豆的土地,所以这使得首都的食品厂们在原材料上就注定食用油的产量很难满足当地人的需求。

这也是为啥食品一厂的盈利会日渐下滑,因为他们的产品只有单一的腌酱类,而大豆需要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去外地采购。

不同于苏苗苗有其他副业做支撑的他们,不光要承担原材料的所需资金,还要负责厂子那么多正式员工的工资……他们的捉襟见肘,可谓是意料之中了。也就是因为他们是国营企业,这要是私营的,恐怕早在八百年前就会宣布破产,直接倒闭了。

但苏苗苗不一样啊!

手里面有两家卤煮店、一家餐馆,还有卤肉批发和搞点批发作坊的她,每天光靠这几家店日收入就能有至少两百块钱,每月收入更是能达到两三千。

这样的利润,使得苏苗苗可以说是这八十年代里最富裕的一批人中的一员了。

而这,也是她敢办厂与食品一厂对擂的底气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