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

谁也没有想到武媚娘会颁一下这样一份诏书。当时就有人表示反对,可是李初进言,“天下要安不可无武将,政事堂诸位都是文臣出身,有多少懂武事,若不懂,大战在即,关乎天下安定,就凭你们一群不懂打仗的人决定如何打仗,滑天下之大稽。”

“以武将出入政事堂必定两位,有何不可?你们文臣当得宰相,武官就不可?”李初咄咄逼人,让人纵然想要反驳,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反驳的好,最终只能叹一声。总是有人不愿意就此放弃。

“武将都是粗俗不堪者,如何能为相。”这话说的也不错,很多武将都是大字不识几个,全靠英勇作战杀敌才能够一步一步升迁上来。这样的人让他们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李初摊手道:“我粗俗,魏王粗俗?”

如今政事堂之内,李初和武敏之两个都是领过兵打过仗的人。

这样两位知道行军打仗诸事的人,看起来粗俗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公主和魏王。”李初和武敏之自然不是那等粗俗之人,但是又有多少武将能和他们两个一样?

不能同日而语,不能同日而语!

“那也就是说,在你们心里,文臣想要成为宰相,不需要懂得行军打仗,可是武将想要进入政事堂,就得和你们一样满腹经纶,知书达理?”听听这些文臣说的话李初那叫一个不满,再想欺负武官也没有这样欺负的吧。

本来以为自己占尽上风的人,这个时候听到李初一阵讥讽,没能接上话。

又有人站出来,苦口婆心的劝道:“公主一心为大周安好,臣等都明白。只是让武官入宰相之列,武官无能安定天下,也无法抚恤百姓,这样的人如何为相?”

“谁说的?哪一个武将打完仗之后,不是安抚百姓,不是安定天下?不像你们会咬文嚼字,不像你们那么通透人心,就当不得宰相了?如果武将想要成为宰相需要能文能武,那么同样的,从今往后,凡入宰相者就得一视同仁,都必须能文能武。”

偏偏对武官这么苛刻,文臣却只需要满腹经纶就行。不公平的对待,怎么一直以来就没有人管管?

“若是如此,只怕政事堂的这么多位,能留下的就没有几个。”听着他们吵了半天,武媚娘忽然感慨出一句来。

“所以朕在想究竟要不要听你们的,没有道理武将为天下百姓出生入死,安|邦定国。依军功而成为政事堂的宰相,在你们看来就那么无法容忍。一视同仁,如果对武将要求如此的苛刻,朕更想让你们全都能文能武,可是天下人能做到?”武媚娘这一问问的好啊。当皇帝人,谁不希望自己的臣子能文能武。

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古往今来有多少的能臣,确实能文能武的?

自己做不到的事,却对别人苛求。这就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