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眼睛一亮,让他动脑子的事情他是做不了,让他动嘴皮,那完全可以。
“诸卿都有何看法不妨一提。”李哲学着李初的话,冲他们开口说话,就得让他们把主意都说出来。
臣子们没有办法,七嘴八舌的开始发表意见,然后又都看向李哲,等着李哲再次开口。
本来脑袋还算清醒的李哲,随着朝臣们七嘴八舌的发表意见,早就乱成了一团麻,理都理不清。
虽然没有眼冒金星,但是让他定夺,李哲第一反应还是看向李初。
李初轻声开口,“太子是太子,所有臣子都是辅佐太子办理国事的。所以太子不需要过于聪慧,也不需要有多样样精通,凡事只要听得清所谓利弊,利大于弊者可以做,弊大于利者不可行。”
这么一说来,李哲理了理刚刚听过的话,可是头痛,一句都不记得。
李初在这个时候再次开口,“和突厥一再交战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消停过,可是大唐久经战事,军事疲惫,国库空虚,眼下大唐再胜,突厥的兵力已经被击溃,诸臣中有的人是要一鼓作气再把所有突厥人杀掉,有的人却要休养生息,与民安和。所以两方争执也就这两点而已,想要在其中作出选择并不难。”
“愿听姐姐教导。”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从他们这些宰相的嘴里说出来复杂无比,听听李初怎么简言意洁的总结。李哲现在整个人都精神了。
“驻守突厥的兵力依然还是要的,但是只要突厥不再起乱,不再于大唐为敌,就不需要赶尽杀绝。与人留一线,也是给自己留一线,赶尽杀绝,只会引起更大的叛乱。得不偿失,对大唐有害无益。”说到这里,李初的意思也算是表达的很清楚,仗,她是不希望再打下去的,偏向于以民养息。
“至于害怕突厥再起动乱,我不是已经提出以夷制夷的办法。你们没有看到效果?”这件事早几年李初就已经提起过了,现在都过去两年,微见成效,难道这些人都当做看不见?
要是李初不提,他们真是要把这件事给忘了,成效,确实是有的,派去东突厥的人这些年确实做得挺漂亮的。
李初问道:“具体如何防御,此事请兵部诸位将军商量后,让他们拿出一个好的章程来。”
“公主,此事还是应该让政事堂诸位来做吧?”有那宰相出言,想把事情揽过来。
“诸位都是政事堂的宰相,可是你们有几个上过战场,有几个了解东突厥的将士什么情况?纸上谈兵不可取,皇帝太子懂得放权,你们当宰相的更应该懂得。天下之重,你们要权,更要懂得以国为重。”李初很清楚,政事堂的宰相们提出这点想法是什么意思,可是她更要点醒他们,有些事不可以犯。
权力不是一个人可以握的住,占得了的,想要让大唐好,就得要想尽办法的让大唐各方的能人各展所长。
一群不管心里有什么杂念的人,被李初一番警告都不敢做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