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留下,这是国事,不是家事。”李治知道宰相们都在想什么先一步出声,宰相们也就理所当然的站住,等着。
不一会儿李初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的是抬着尸体的羽林军。
尸体由担架抬着白布遮着,谁都不知道上面究竟放的是谁。
可是能惊动李初出马,亲自将尸体带进宣政殿,人定然不是一般的人。
“父亲母亲。诸位大人。”李初虽然心情不佳面容严肃,规矩还是没忘的。
“好,既然进来了,闲话莫说,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在场的诸位。”李治也不多说闲话,直奔主题,示意李初把自己进宫的目的,全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李初应下一声是立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包括自己是怎么知道高政被曝尸街头的事情,还有又是谁杀的高政?
最后还有李初要状告的一系列人,“天子脚下,京畿重地,无论是县令或是大理寺卿,还有刑部,御史台,放任尸体不管,就凭这一点孩儿就要告他们失职失察之罪。”
“至于高家的人,杀人偿命,他们敢杀人,就该论罪刑罚,以儆效尤。也让天下人明白,大唐是讲律法的地方。以一己之私心度他人之心,如他们之心天下无出左右。”为了保全性命,连自己的至亲骨肉都能亲自下手杀害的人,绝不可取。
所有人听到这话,有那正直敢言的人已经站了出来附和,“公主所言甚是,臣附议。”
政事堂有七位宰相,其中四位都已经表明了附议,显然他们也认为高家人不宜再留在朝中为官,乱了天下的风气。
剩下的三个人面面相觑,一时没有发表意见。
李治很直接的问起武媚娘:“媚娘以为呢?”
武媚娘义正言辞的道:“当如是。大唐不需要这样擅自猜度圣意的人,此风不可长,也该借他们让天下人明白大唐的官究竟需要怎么做?”
有了武媚娘开口,本来三个没有发表意见的宰相,此时也表明了附议。
“京兆府、大理寺卿、刑部、御史台,既有失职之罪,便将他们的长官全都撤职。”武媚娘的口气大呀!一声令下竟然要把这几个地方的长官全都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