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臣子在听到李初的一番话后全都惊叹不已,如此一位睿智的公主,真是把他们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
而第二天,参李贤的折子堆满了李治的桌子。
一封一封都是指责李贤行事不端,不堪为太子折子,李治看到了,他也不说什么,只是让人将这些折子全部都送到东宫。
可怜的李贤还没消化完昨天的事情,又看到这么多全是参他的折子。
一本一本的看下来,越看李贤的脸色越是难看。
作为一个太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举国瞩目。做了不好的事,竟然还让手下的官员写了一首好诗传的沸沸扬扬,那不是直接把把柄送到别人的手里吗?
自寻死路说的就是李贤这种人。可怜的李贤看完所有的奏折,直接把自己关在了房里,谁都不见了。
哪怕他谁都不见,该参他的人还是继续地参。
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再加上明崇俨的案子到现在都没有查清楚,几乎所有人都默认了明崇俨的死就是李贤做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宫再一次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太子好男风,竟然和一个叫赵道生的内侍搅和在了一起。更要命的是这个赵道生不知怎么地落入了御史台,最后从赵道生的嘴里说出了是李贤指使他派人行刺明崇俨的事来。
这个供词一丢出来,举朝哗然。
紧接着完全没有给任何人反应过来的机会,随后派往东宫的人竟然从东宫的马房中翻出了数百的铠甲,太子意图谋反,在这样的证据前,包括李治和李初在内全都惊住了。
虽然李治和李初都觉得,李贤蠢是蠢了点,但是要说李贤有谋反之心,他们谁都不信。
可是证据摆在眼前,武媚娘只问他们,“若是太子没有谋反之心,为何私藏铠甲。”
就是因为有这些铠甲,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解释。
武媚娘再接再厉,“从东宫马房找出铠甲都不够,是否要等到有一天太子领兵谋反,才算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