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就大我两岁。”
是的,杨苗比李弘还要大一岁,看家世,看相貌,看人品选出来的人,不料他们竟然看走了眼,一家人被人玩弄于股掌间了。
李治道:“莫同她比,她没资格。”
偏心的爹认为自家的女儿最好,杨苗一个利用自己帮别人对付李家的人,李治都不想多看她一眼。
李初道:“皇帝臣子相争,说来说去都是因为权力,父亲注意到大唐的问题了吗?”
同武媚娘提起的问题,武媚娘放在心上了,李初都已经被扯入一堆的事了,干脆不忌讳。
李治道:“外患渐平,内乱将起,一时一时的问题并不一样,大唐的国库并没有多少钱。”
大唐的国库都没钱了,百姓有多少的钱?
李初道:“我最担心的是百姓,世族闲下来他们定会对付百姓,百姓的死活从来不是他们考虑的事,百姓靠的是田地活命,若失了田地,便没了命,长此以往,官逼民反。”
哪怕大唐建国不过数十年,大唐的变化人人都看在眼里。思考长远的人正得想想现在大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别看着大唐现在繁盛,底下不知藏了多少问题。
“你已经在做了,若按你说的做好,百姓不必再靠田地出饭,岂非好事?”李治轻声地说起。
“所以要是有人参孩儿经商的事父亲得顶着。”李初提醒李治,大唐的法律将士农工商分得够清楚的,经商的事要是有人想找李初麻烦,不容易。
李治道:“放心,天下如魏征者不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两袖清风。他们想参你,朕自然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悔不当初。”
666,就喜欢李治有时候不经意显露出来的霸气。
“此事不必和弘儿提起。”李治霸气,没注意到李初看他的星星眼。
没头没尾的说到事情不改告诉李弘,李初知道指的什么事,沉吟许久问道:“父亲不满哥哥吗?”
李治摇头道:“并非不满,只是希望他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