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曹恒已经取下了头上的冕冠,坐在案前,“可是人都需要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朕也一样。你们无非是担心朕会因为砍了他的手而与他母子反目。朕不在乎。”
一句不在乎叫他们这些人都听得心惊肉跳,曹恒竟然早就有了准备,也不在乎最后的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你们都是聪明人,都知道朕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你们之所以在朝议上没有反对,是因为你们都知道朕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是正确的,你们不应该拦着。私下来见朕,是你们念及朕也是为人母,怕朕为了这个天下而忘了自己是一个母亲,怕朕未必能承担得起这件事做了之后的后果。”
“朕可以告诉你们,朕敢做也敢当。如果曹承因为手被朕砍了而怨恨于朕,朕也不怕他报复,只要他有本事,能对付得了朕,成王败寇,朕输得起。”曹恒说到这里,显然是早就想到自己将来的结局,母子反明,儿子记仇,那就记,无非是一死而已,曹恒从不畏死。
“陛下。”就算知道曹恒已经有了准备,他们依然想用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件事。
“请睿王为大皇子求情,事情可以换一种方式解决。”夏侯尚吐露这一句,这是他之前就说过的话,虽然他知道如果这样做为难的是曹叡,可是,不能让曹恒受这样的蚀骨之痛。
曹恒道:“羊叔子已经去了睿王府,你如果一开始就这样打算不会到这里来。因为你也不同意这种做法。睿王求情,朕是可以饶了曹承,然而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曹承要取睿王的性命,睿王没死所以只取他一只手有什么不应该?就这样还要让睿王为他求情,凭什么?”
凡事都要讲个理字,曹叡先受性命之危,总不能因为曹叡没死在曹承手里,就要曹叡必须来为曹承求情吧?
对,如果曹叡自己愿意,曹恒自是高兴,但那一日的试探,明显曹叡并不愿意为曹承求情,既然不愿意,曹恒也不强人所难。
曹叡要一个公道本就是他应该得到的,谁也没有资格说曹叡不对,曹恒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