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两个多月前,燕云开下令蒸馏酒精,从北边的工坊调来了负责铸造的工匠,又从南边调集了烧制瓷器的工匠。

这个京郊的工坊产出了酒精,产出了抽水马桶,产出了油墨,现在又有了水泥,不管是那一样都是日进斗金的大买卖。

张管事作为工坊的实际管理者,地位水涨船高,就连众所周知的大晋首富申屠安都对他客气又加,目的是希望从工坊购买抽水马桶去南方售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管事简直把赵霁当成了财神爷下凡。被赵霁夸奖了一句,他都有种自己要升仙的感觉。

赵霁说他想得周到,张管事虽然心花怒放,但是打心里觉得,真正有远见的人,非赵霁莫属。

当初京郊工坊刚开始做抽水马桶的时候,最先做不出洁白无瑕的瓷器,只能在陶器上刷白釉,颜色发灰,显得很难看。但是赵霁非要他们做出瓷,还特地从南方御窑坊里挖了人来,一定要烧出白瓷马桶。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抽水马桶的仿品,张管事这才开始佩服赵霁的先见之明。

因为那些仿制品都是陶器刷白釉,真正的贵人可看不上那样的东西,会买的人都是些富户中人之家。

要说赵霁为什么会有这种先见之明,还不是因为他随便仿制别人的中成药,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版权意识。

想要杜绝仿制品,基本不可能。

除非是煤炭和石墨这种矿产资源,要开发必须取得朝廷同意,除此之外,只能提高产品的技术难度,寻求高端市场。

但是水泥这种东西,基本也就是矿料的粗加工,走的都是大批量,倒是不用考虑高端市场的需求。

看完水泥路之后时间还早,才刚刚过了五点钟。

对于推行现代技术的事情,赵霁也就负责提个建议,享受成果。

至于生产过程,他完全不关心,也不打算玩领导视察工厂的那套把戏,催着燕云开赶回去吃晚饭。

燕云开却提出不同的建议,“保儿不是邀我明天登太启山吗,我看也不用等到明天了,我们今天晚上就上山去吧,正好可以欣赏山中的晚景,明天我带你去山顶看日出,有一个地方视野开阔,不仅可以看到日出,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