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请司空告知——犬子所得罪的究竟是何人之孙?”
曹操冷笑着报出名字,郗虑听了只觉得天旋地转。
那孽障得罪谁不好,竟恰好得罪与他共谋、一同攀咬孔融的那个言官!
郗虑不敢心存侥幸,正想准备礼物,亲自登那家的门赔罪,却已经来不及了。
几日前弹劾孔融的言官在朝堂上反口,不但为孔融澄清罪名,还将矛头转到郗虑的身上。
第75章 狂士楚歌
那言官知道自己与郗虑密谋污蔑孔融的事乃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若是全盘抖出只会引火上身。所以他绝口不提郗虑与自己私下交易的事,只从孔融无罪这一点入手,将郗虑打压孔融的证据呈上明面。
起初言官心存顾虑,怕郗虑狗急跳墙,同样抖出自己参与陷害孔融的事来报复;同时也忌惮曹操的态度,担心自己对付郗虑、为孔融平反的行为惹怒曹操。
但后来,一个同派系的属官用一句话说服了他——
“司空尚未有处置孔融之心,你二人危矣。”
言官闻言,仿佛醍醐灌顶。
确实,若曹操真想在这个时候处置孔融,就会如当初诛杀边让那般——无需确切定论,只拿着半真半假的凭证便给孔融定罪。
可曹操没有。他只暂时停了孔融的职位,让他关在家中。比起除之而后快的恨,曹操的行为更像是借机警告,杀一杀孔融的锐气。
言官被对方的话点醒,只觉得全身发凉,对郗虑的恨意更是攀至顶峰。
——如果曹操没有诛杀孔融的决心,就不会冒着得罪天下读书人的想法,帮他们捏造的罪证兜底。孔融作为孔家传人,他的案件必定会引来各方关注,因此负责查案的官员绝对不会玩忽职守,闭眼略过证据中的漏洞,而会仔细检查到底。
到那时,捏造罪证、对孔融咄咄逼人的他与郗虑绝对讨不到好——尤其是他,郗虑在暗而他在明,若郗虑及时抽身,反咬他一口,岂非是他一个人顶替了所有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