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张绣投降于曹操,曹操却对张绣的寡婶邹氏动心,纳之为妾,让张绣极为不满。后来张绣反叛,虽然邹氏的事只是个引子,张绣是因为察觉到曹操的杀心而反水,更甚者,可能一开始就是诈降,伺机痛击曹操——但曹丕的长兄曹昂与堂兄曹安民均死于那一场战事。
尽管邹氏并非决定性的原因,曹丕还是忍不住想:如果当初没有邹氏的事,如果曹操当时提高警惕,没有得意忘形,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
这一丝晦暗的阴霾还来不及发酵,就被郑平中途截断。
曹丕亦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成熟清雅的美妇人,竟然是祢正平的母亲。
看到曹操被郑平质问后的脸色,曹丕那丝阴霾与怨意消失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对老父的强烈同情。
然而同情归同情,在听到老父面不改色地抹掉刚才明显的用意,将一切归为误会的时候,曹丕还是控制不住地感到震惊。
与郑平称兄道弟也就罢了,好歹是郑平先说的,说郭夫人“桃李年华”是怎么回事?
桃李年华是形容二十岁的女子,郭夫人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也可以看出她至少三十岁打底,不是年轻的少妇,这“桃李年华”岂非睁着眼睛说瞎话?
如果说曹丕是因为从未想到曹操能做到这种程度而惊异,那么郑平,他对曹操的话基本可以说是从头漠视到尾。
他之前的那句话只是为了制止曹操向郭氏出手。严格说起来,曹操刚才的询问比较隐晦,对郭氏算是比较客气,虽然动了心思,但没有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尊重之意。
因此他只是在看出曹操的小九九后,直言警告了一番,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以结果看来,这个警告的效果非常之好,大约慑于原主与他累积下来的凶名,曹操以后不但不敢对郭氏做什么,很有可能以后见到同样气质的寡居妇人都萎靡不振,生出浓厚的阴影。
郑平对曹操的话没什么特别的反应,郭氏却听得非常不乐意。
她没有因为曹操夸她年轻貌美而高兴,她一直是个清醒而有见识的女子,而且有自知之明,不会因为曹操那浮夸的赞喻而有任何波动。
“我可没有这么老的贤侄。”
这句话端的毫不客气,仔细一听还有几分祢衡损人的风味。
曹操却不好因为郭氏的这句话而生气,他本就有些许理亏,又有郑平在侧,哪敢因为这句话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