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未提起这人。
云郁离京之前,曾同杨逸谈起贺兰逢春之事。
杨逸说:“陛下是想杀他,还是留他?”
云郁却有些惆怅了,道:“你觉得呢?朕该杀他,还是留他。”
杨逸道:“太原王想登基,想做皇帝,野心不是一日两日了。而今河北,关中,都是他的亲信。并州也是他的地盘。挟四方兵马之盛,威震朝廷。陛下留着他,只会养虎遗患。他现在不敢废帝自专,无非是根基尚未稳,不敢逆流而进。等到他羽翼丰沛那一天,陛下要再动他就更不可能了。”
云郁正色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杨逸道:“陛下是担心,一旦杀了太原王,河北、关中会反。”
云郁道:“这四方叛乱,好不容易才平息。朕实在不想平地又起波澜。”
杨逸道:“臣以为,以太原王而今的野心,杀他会反,不杀他,有朝一日,他还是会反。陛下应当早做打算。”
类似杨逸这样的话,不止一个人说过了。
贺兰韬光,隐约也听到一点风声。
他故意试探云郁,在云郁面前说贺兰逢春的坏话。
“天下人都说,太原王有不臣之心。”
他假意编造了一堆,贺兰逢春图谋不轨的证据,偷偷呈给皇帝:“臣同太原王虽是同族,这等大事,却不敢隐瞒陛下。还望陛下明察。”云郁听了他的话,却看也不看那证据,叫人烧了,说:“太原王是忠臣,又是国之栋梁,绝不会做这种事的。以后这种东西,不用拿给朕看了。”
贺兰韬光感觉诧异,又有点不敢相信。他跟司马子如等人一起,密谋商议,琢磨皇帝的心思。司马子如觉得他有点多疑了,说:“太原王的确于国有功,陛下器重他,这话也没有错。”
贺兰韬光却疑神疑鬼,道:“不对。陛下明知道我是太原王的人,兴许这话,专门是说给我听的,为的就是打消太原王的戒心。肯定有什么阴谋。”
司马子如说:“可陛下若听了你的话,在你面前怀疑太原王,岂不是更可疑。兴许他就是怕了。而今太原王权势鼎盛,他就算心里不服,嘴上也不敢说。惧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