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间勾心斗角。贺兰逢春在朝廷宫中安插耳目, 云郁也在贺兰逢春的军中各种安插亲信。贺兰逢春每攻下一城,云郁便立刻挑选信任的官员去接管上任, 不给贺兰逢春扩张的机会。然而皇帝的这个行为, 激怒了贺兰逢春。北征的大军攻下相城,云郁从朝廷派遣亲信,出任郡守。贺兰逢春心生不满, 直接杀掉了云郁从京中派去的两名官员,另置了自己亲信为郡守,并上疏禀奏圣上。
云郁将手中贺兰逢春的奏疏撕的粉碎。
他浑身都在颤,手掌按在桌案上,带的整个书案都在抖。
这叫什么?
他心想,当初他答应娶贺兰落英为妻,答应太子的要求,贺兰逢春提出的交换条件是率军离开洛阳,永为封疆之吏,绝不干涉朝廷内政。而现在呢?自己信守承诺,后宫一个妃嫔都没立,专宠他女儿。唯一的心上人也送走了,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要了,而贺兰逢春呢?表面上说的信誓旦旦,实际上,早将当初君臣的契约视作纸糊的一般。
他动了杀心。
其实他跟贺兰逢春,想杀了对方的意图,早就彼此心知肚明了。河阴之变时贺兰逢春就意图称帝,只是时机不成熟,才勉为其难让云郁登了基。到了这个地步,彼此的意图早就暴露,又岂能和解?君臣之间,必有一场厮杀,只是早晚而已。所以登基这一两年里,双方都拿出了寸土必争,分文不让的架势,当真是锱铢必较。
他们都明白,每一次微小的胜利,都是在为将来的那场决斗,争取筹码。当真□□裸不必掩饰,也无需再掩饰。只是□□裸成这样,已经是连那层窗户纸都不要了。
他已经预感到有什么东西要控制不住。
云郁写信去,斥责贺兰逢春背弃君臣之义。并且态度坚决,直接罢免了贺兰逢春任命的官员,并将杀人者治罪。愣是咬死了不妥协。
贺兰逢春也发现,这小皇帝是个犟种了。
就没见过这么犟的!
贺兰逢春觉得:这天下就是我打的,我想让谁做这个郡守,我就让谁做这个郡守。你小皇帝别管。你安安心心在洛阳享你的清福就罢了,朝廷大事该我做主。你要是不识趣,非要争,那我就给你个下马威!
然而下马威给了,并没有把云郁吓住,反而自己遭了下马威。
贺兰逢春也觉得这不对劲了。
气势汹汹回到洛阳。下了马,一口气未歇,直接进宫去见云郁,他脸色不阴不阳地瞅着御案前的年轻帝王:“陛下是什么意思?臣有些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