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怕你又在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管不住嘴吗?”
“我又不是故意的,咱爹又不是外人……”
“你还说!咱爹不是外人可接电话的时候村委那么多人都听着呢。没听昨儿姑父说,要不是钱都承包渔场了,还不知道多少人上门借钱呢。就是现在,我都估计得多少人求上门想来京都。”李宏明想到这儿就狠狠瞪了眼弟弟,不知轻重的玩意。
李宏兴打电话的时候说什么烤肉店一天就能赚大几百。本来村里人还有些半信半疑,可随着桐照渔村渔场改制的政策下来,林建友在第一时间填表交钱,并且还是年限最高,面积最大的那一档后,大伙儿就信了。
没看到人家这都拿了几万块出来了吗?
原来的渔场在改制后被分成很多个小渔场,按照大小和年限,承包费用从几千到大几万的都有。
正如李宏明所想,林青玉确实接到了她爹电话,说有几个乡亲会上京来。
但人数并不多,因为这年代,背井离乡打工也需要勇气呢。
林青玉倒是还挺乐意的。一是为了报恩,二是她确实缺人。
她马上要带着哥哥忙底料厂的事,正因为是挂靠,所以才更需要有自己人在那边。
她哥走了,火锅店就得再招人。还有烤肉店,现在流水很好,足够支撑再请人做白天生意。
她打算让会做饭的乡亲白天在烤肉店卖快餐,卖到五点结束,然后晚上到凌晨都是烤肉。两拨人,各干各的。
一连忙了好些日子,才等到徐榛年有空。
这天一大早,两人就去了劳改采石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