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渔场一天中最忙的时候——出海的船刚刚回来。
码头边上有一个广场。广场一面挂着用来晾晒的斑驳旧渔网,一面是用许多鹅卵石铺成的防风墙。再过去就是搭的鳞次栉比的棚子,这里既是渔场工人用来放用具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散卖海鲜的摆摊地。
如今,棚子这边已经等了不少人。这些人有附近村子过来买海味的乡亲,也有市里县里过来采购的饭店人员。
渔场的东西当然不能卖,那都是公家的。他们卖的是借着出海自己钓的,或者跟渔场便宜买的,再加点价,也就赚个倒手费。
“建友,你们这么快就卖完啦?”林青玉她爹正要拎着空木桶回去就被人叫住了。
“嗯呐,今天运气好,捡到一桶蓝花蟹。”林建友黝黑的脸上带着笑。
“小鱼他们该回来了吧?”林青玉家前头的王大爷问了句。
提到闺女,林建友笑意更盛,他应了一声,“嗯呐,前些天发了电报回来,应该这几天就到了。”
“那感情好,等他们回来了,让他们让我家吃饭。我让他们大娘给蒸石斑鱼吃。”
“好嘞,等孩子到家了就和他们说。王大哥,我们先回去了哈。”
等林建友两口子走了以后,老王家隔壁邻居孙婶子一边坐在小马扎上洗着鳗鱼,一边扬着脸,好信儿地道:
“你们说,老林家大学生到底在城里做啥了?我听说上个月寄回来厚厚一叠大团结呢。那谁,老林他们是不是还还钱了?”
“按我说就该去问问,这些年咱们可没少帮衬他家。真要城里赚钱这么容易,我也让我家栓子跟他们去呢。”
王大爷媳妇闻言瞪了一眼老孙媳妇,她就知道这娘们没按好心。
“人家是大学生,挣钱不比咱们泥腿子容易啊?还让栓子去呢,他会啥啊,人家凭啥用他。还有,又没欠过你家钱!你帮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