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可不是会写字就能做的,最低限度也须得字迹工整才行,你还是拿上这两贯钱回家去吧。”
邱子石是个温和的人,商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他对人说话的时候,嘴角一直噙着三分笑意,即使是拒绝的话,都让人如沐春风。
叶秋彤急了,她缺钱不假,可她不是要饭的,她没要王掌柜递过来的两串铜钱,反而从自己怀里摸出来十几个大钱往王掌柜手里塞。
“东家,你就让我试试成吗,我先抄一本拿来给您看看,要是我不行,这本书稿算我买下来的,绝不让您亏钱。要是能行的话,我只要别人八成工钱就可以。”
叶秋彤现在亟需能长期稳定挣到钱的门路,她继续努力推销自己:“我不仅可以抄书,东家铺子里忙的时候,我还可以去账房打下手帮忙。当然,你只要给我抄书的报酬就行,帮忙我是不要钱的。”
说完还信誓旦旦地补了一句:“我真的会算账。”
叶秋彤知道商人重利,心里暗暗吐槽,像她这么吃苦耐劳又勤快的姑娘,在现代找工作的时候,到哪儿都被人事经理喜欢,没想到到了古代想找个活计糊口居然那么难,她眼下初来乍到处于劣势,没别的法子只好自降身价了。
人心都是贪婪的,想说服别人,当然要付出些什么。
邱子石是个心思淡漠的人,自从十年前青梅竹马的发妻难产而死,他的日子就变得如湖水般流逝无声,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心情极少会有起伏,但是今日叶秋彤连着两番热切的请求,让他有些不忍拒绝。
“先抄一本,若是好,自然按市价给你。”
“多谢东家!”叶秋彤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邱子石被她的笑容感染,禁不住也笑了一下。
因为不晓得叶秋彤书写水平到底如何,怕她一笔臭字写得像鳖爬浪费了稿纸,王掌柜给她拿了一本学堂里的教材,教材不对外售卖,即使她抄得不咋的也可以凑合用用。
这是一本历史书,书里写了本朝开国至今诸位明君的英名政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代史。
想考科举走仕途的书生们,本朝的历史当然要学好,这样在文章里拍当政者马屁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拍得恰到好处。
为了帮助学生们加强记忆,学堂的夫子们把朝廷编撰的官史拿过来,选取重点内容编了个精华版,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校编教材。
一个学堂里用的,自然不值当去做雕版,所以这些书都是手抄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