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一行人刚巧看到他们进门,顿时脸色一变,脱口而出,“秦——”
秦先生对他们挥了挥手,示意坐下。主簿一行人纷纷闭上了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了。孟陶陶多看了他们一眼,把这异常记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
“有巧思。”秦先生弹了一下纸筒,纸筒用的是普通黄纸,外表粗糙,还看得见没有切碎的竹子碎片,但一个圆筒刚好装上薯条拿在手中,方便又实用。
孟陶陶与有荣焉,“是掌柜的想的。您要是觉得好,跟熟人多讲讲,铺子刚开起来,客人少……”话没说完,她就捂住了自己嘴巴,从开张后跟进门的客人说习惯了,面对帮过她的秦先生怎么也开始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失礼极了!
不着痕迹地看了一圈大堂,秦先生笑笑,吃完一份,多带了两纸筒薯条离开,一路穿过京城大街小巷,自东城走到西城。
“秦大学士,您这是什么新鲜吃食?”
路上有熟悉的人打起招呼,秦先生被拦住也不气恼,温和道,“东市栖云楼旁边开了一家铺子,这个是薯条。”
“嚯,您都乐意吃,那肯定味道不错,我改明儿也去尝尝!”
秦先生点点头,告别离开。
一个叫“薯条”的吃食因着他的背书迅速传播开来,一日之后,女学继续上课,司棠刚刚坐下,就听前面刘芜灵问道,“阿棠,你听说过薯条吗?据说秦大学士很喜欢吃,你说我们带这个上门求教,能不能得到他几句指点?”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司棠做出思索神色,“似乎是什么精细吃食,我回去翻翻古籍,应该能找到法子做。你放心,定会在冬试之前找到的。”今年女学冬试据说是秦大学士出题,司棠这样学得好的还好些,像刘芜灵就头疼许多,才打起了旁门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