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红棕色的肉皮与红烧肉等做法不同,非但不软弹,还一戳就破,筷子尖陷进颤颤的肉皮里,酥烂软滑的口感令人惊喜。破开肉皮后的透明油脂顺着筷子滴在饭上,独属于脂肪的香气令人腹中辘辘,隐约可见肉皮后的筋络。难怪要用勺子舀,奶冻似的质感,怕是筷子夹都夹不起来。

和肉皮不同,越过筋络后的浅白色肥肉挂着汤汁,却并不软糯,反而带着一点弹,牙齿破开外皮后脂肪满溢,腻中带着肉的鲜。按理说炖煮出的肉块最下面的瘦肉口感总会偏柴,但这块肉却不然,丝丝缕缕地锁着卤香,也不失脂滑。

一块东坡肉吃完,江朗已经从对这个嫂子有些微词,变成了热泪盈眶,“呜呜呜,我该早点来往来居的。”

江衡云啪地放下筷子,笑容温柔可亲,“阿朗,伯父还在家等你吃饭吧?我就不多留了。”

“唉?没有啊,大哥?大哥?!”

吃得满嘴是油的葫芦耳听八方进门拖走了江朗,司梨忍笑道,“他还不是为了你?”

江衡云别了别她鬓角滑落的发梢,没有说话。脉脉情意在沉默中流淌,在司梨醉在那双深深眼眸之前,被轻咳声叫醒,她一回头吓了一跳,“阿翡?”不知怎么的,方才司梨总觉得屋内只剩了他们二人,差点要干一些大胆的事了。

江如翡吃饭的动作十分优雅,意有所指道,“我还在这里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最惨工具人江朗:吃没吃上,见没见到,吃到了还要被赶走。

东宫众(吃狗粮):嗝~

---

第一次去杭州的时候吃到路边小店的东坡肉,惊为天人,入口即化的感觉太强了,可惜再没吃到味道相近的呜呜……

下午还有一更。

研究了大半天618预售买啥,最后啥也没买……

第122章 厨艺lv4

在司梨还沉浸在府试结束后书院里的热闹气氛时, 敬文二十年的夏季已经悄然来临。

以孟陶陶先前为司梨准备的识字手册为基础,群英书院和群英匠学两所学院的贫苦人家学生没了府试压力,逐渐进入百姓之中, 从京城南北城开始的识字教育普及很快波及到了附近乡镇,各家私塾先生们都听闻了“群英夜校”的名声。嗤笑者有之, 观望者有之, 但谁也没想到他们的目的。

毕竟,不收束脩, 不教科举文章,他们这读书哪能长久呢?

由尚念书的学子们组成的夜校与传统私塾相比,更为贴近百姓们的需求,既不耽误白天做工, 也不耽误晚上吃饭, 甚至还能来夜校蹭点灯油光做自家活计,名声飞快地传开了。

过去没有识字机会、也不想着读书考科举的孩子们蜂拥而至, 光是这里有许多同龄孩子们一点, 就足够他们渴望又敬畏地坐在课堂里,拿着木板和炭笔清水认字。而正当壮年的青壮和妇人则怯怯地站在门外旁听,不知打退了多少被人雇来故意闹事的地痞。

久而久之, 地痞也不敢来闹事了, 来听课的人们送上了一碗水、一盘新摘的桃子、一盆新做的米饭或柴火,三三两两地凑齐了夜校花完出京费用后的花销,本就出身贫寒的小夫子们看着一双双求知的眼,对拿到这个机会感到了无比幸运。

而最初认识的字便是:“食为天,往来居, 群英书院。”和常用来启蒙的“弟子规、圣人训”截然不同,充满了生活气息。

倒不是司梨故意, 只是识字手册最开始六个字就是如此,加上书院推广印刷后的封面,刚好就是这十个字。教书的各个学子对识字手册大多没有更改,以至于不久后往来居迎来了一大波“朝圣”之人。

城外新群英书院的地基已经选好,最初的砖瓦院墙垒完,内里的房梁和各种规划尚未开始,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已然到来,在这样热的天气里赶工自然是不行的,剩下的活便留到了秋季。通过府试和之前就已经考上秀才的学子们在京城书院内顶着暑天苦读,连书院隔壁的国子监闹腾次数都在大太阳下面变少了。

司梨自书院的井中捞出早早湃上的西瓜,对有些口渴的仲千针眨眨眼,“阿婆,来吃这个。我们一人一半。”

上次江衡云生日司梨策划的惊喜还是给他留下了点后怕,非得要司梨出门时带上匕首防身不可,这会刚好拿来切西瓜。守着她的清河变戏法似的摸出来两个勺子,仲千针一怔,看着襦裙少女蹲在地上干脆利落地将西瓜一分为二,各插上一把勺子。

“我还当你要像我小时候那样,进了瓜田拍开捧着啃呢。”老太太目光悠远,想起过去,笑着接了过来,“怪精致的。小心别弄衣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