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瞬间憔悴了许多的魏东征。
周皇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并不仅仅是为了魏东征,也为了他自己。
因为他心里明白,无论自己和百官给求和一事找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他败得彻底的事实。
大学士们围绕着求和的底线,开始议论。
司礼监的太监们时不时的插上两句。
周皇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一道人影。
那人影与他相距甚远,披着一袭金边绯袍,脸庞朦胧,看不真切。
“乾国丞相方修”
这个名字在周皇的耳畔回荡,让他的眸子露出一抹恍忽之色,不由得冒出一个想法。
“如果方修是我大周的内阁首辅,新政一事会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爱阅书香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五个时辰后。
内阁和司礼监议论的差不多了。
一份文书送到了周皇的跟前,上面记录着议和时,朝廷能够接受的底线。
周皇拿起以后,仔细地浏览了片刻,便放了下去。
抬眸看向众人,问道:“你们以为,议和一事,应当派谁前往?”
议和一事,牵扯甚大,必须派出一名有能力的人,担任使者。
同时,这个人在朝廷中要有一定的地位。
两年前,乾国派出的议和使者便是乾国丞相方修!
当然。
乾国丞相名义上虽然是议和使者,但实际上只是做最后的抉择。
谈判的细节,是由乾国的户部尚书秦兴言商议的。
这一次。
周国要指派一名议和使者,最起码也要从内阁大学士中挑选。
几名内阁大学士显然也明白这一点,皆是面面相觑。
片刻后。
内阁首辅谢千站了出来,恭敬道:“议和之事,臣愿为使者。”
周皇看向他,点了点头:“议和一事,牵扯甚大,谢阁老愿为朝廷肩挑重担,朕心甚慰。”
谢千行礼道:“臣只是尽臣子本分。”
周皇点点头,不再多说,只是问道:“你可有副使的人选?”
议和使者,只是做最后决断。
真正与乾人谈判,商议细节的是议和的副使。
谢千轻轻的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周皇思索了几息,看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志,道:“就让王志做你的副使。”
听见这话。
王志的脸上露出不安之色,想要拒绝,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憋了半天,才道:“陛下,奴婢身份卑微,恐难以胜任!”
“你是朕的近臣,又掌管着东厂,身份算不得卑微”
周皇澹澹的道。
听见这话,王志知道,陛下是打定主意,要拍自己去与乾人谈判了。
于是,不再挣扎,谢恩道:“陛下器重奴婢,让奴婢担此重任,奴婢感激涕零,必不负陛下信任!”
周皇摆摆手,澹澹道:“都下去准备吧。”
“臣等告退!”
“奴婢告退!”
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皆是行礼,转身离开。
周皇看着他们的背影,沉默良久,方才发出一声叹息。
叹息声中夹杂着不甘与彷徨,在乾清宫内久久回荡。
另一边。
岭南道,信义城。
残破的城墙上,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
白起手持利剑,大步向前,表情无比的坚毅。
自从虎贲军攻城。
每天早晚,他都会孤身一人在城墙上巡视一圈,告诉将士,他一直都在!
四周。
守城的士卒,穿着被鲜血染红的衣衫,手里握着火枪,眉目间皆是疲惫之色。
但是,看见同样衣衫褴褛,却目光锐利的白起,他们的心里莫名升起一股斗志。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到了最后一刻,白将军也与他们同在。
看到疲惫的士卒们。
白起停住脚步,望向他们,提高声调,大声道:
“全都打起精神,再坚持两日,援兵和辎重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