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闻着这有些熟悉的香气, 她的眼眶不由有些湿了。
在县城的时候, 那国营饭店里可吃不到这个味,更别说煎包了。大城市就是好,它有更多的选择, 也难怪那么多人往城里钻。
吃完了馄饨和煎包, 古如月付了钱, 只要两毛四, 这个价格她还是舍得吃。她沿着街道继续走, 看到邮局门口那绿色的邮箱, 上前把信封塞了进去。
她抬头看着眼前更宽敞明亮的邮局, 抬腿走了进去, 刚好信封和邮票都用得差不多了, 正好买一点, 顺便看看一些报刊、杂志的信息。
这时候的报刊并不多,投稿能拿稿费的更少, 但不代表没有。
古如月目前并不缺钱, 不过大学嘛,总得找几件事情做, 这投稿也是一种乐趣, 不是吗?
从邮局出来,前方正好一辆电车停下来,古如月连忙几步跑上前上了车, 她打算去有名的南京街逛逛,特别是那几家百货商场,开开眼界。
七八年的春天,温度还有些低,古如月从车上下来,一阵风吹过来,她不由缩了缩脖子。
不过这条街确实多,不只当地的,还有许多外地人,走在路上,能听到各种口音的话语。
她抬头看了看这些楼房,意外地在外墙上看到了一些广告,穿着旗袍的女子手里拿着某一样商品,一股旧h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古如月顺着人流走,进入了商场,看到那么多的柜台,每个柜台前都挤满了人,她不由晃了下神。
商场总共有三层楼,古如月逛到第三层,发现这里卖的是昂贵的家电,人会比楼下的少,但售货员脸上的傲气却更足。
古如月好奇这个年代的家电,一样样地看过去,有电视机,电冰箱、风扇、收音机等。
这里头还有细分,国产的、进口的,还是有挺多选择的。
古如月只看不问不买,自然是被人瞧不起的,她已经受了好几个白眼和“乡巴佬”。
售货员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岗位,吃的还是国家饭,可不自觉高热一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