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道题开始,难度才慢慢加大了,应该说更考验人的个性想法,一边写一边还得琢磨主考官的用意,耗费时间要长一些。
走到会试这一步,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答得最好,赵言亦然。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期间刮了好几阵风,赵言指节都是痛的,脚底板更是冷得僵硬,他只能小幅度动了动腿,省得动作太大引来官差。
第一场从初九场持续到十一,天气一直很冷,在白天,赵言只能小幅度克服;而夜里,他将自己蜷缩成一团,怎么暖和怎么来。
而期间,白日吃的食物是北方特制的饼子,街上卖的都是里边有馅的,或是加了各种葱、硬火腿之类的料,而官差发下来的都是单薄的一张,又硬又冷且尝不出味道,唯一的优势便是能填饱肚子,只是白天官差不管水,赵言嘴唇都是干的。赵言每回吃完,还要把碎屑毁尸灭迹,因为他怕遇到耗子一类的夜间爬行物。
夜里倒是提供了热水和包子,从屉笼里拿出来时还是热乎的,赵言赶紧三两口趁热乎吃掉,吃完身上是热乎的,他也不管会不会积食了,趁着身上热乎劲赶紧睡觉。
第二场在十二日场,连续考到十四日,考的是试赋以及杂文。
这场的答题时间比较紧凑,因为还要在素纸上写,写完还要润色,再回去反复检查题目,看主考官有没有隐藏其它之意要考生在试赋中体现的,初答题时,赵言也一脚‘掉进了陷阱里’,不过他又飞快‘爬出来’,保持好的心态继续作诗赋。
坚持完第二场,尤其是不适应这边又干又冷的天气,赵言已经有些狼狈了。
第三场在十五场,一样考三日,考的是策问,考了国之政策内容,还有各种史论,这题的时间也很紧凑,赵言扫了眼卷子没问题就开始答。
其实从策问一道,一向能看出考生的想法,赵言提醒自己尽量从务实方面答,少说废话,笔下偶尔含蓄地对主考官吹嘘一两句就行了,当作锦上添花。
前面答得十分畅快,直到碰上了一题,他笔下顿了许久,甚至脑袋上涌现了很大的疑问。这题不超纲,但是好像超国界了?
题目是:泰西往往借土地保全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赵言挨了几日的冻,都不如今日看到题目时冷。他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冷静,仔细再阅此题目,抓重点,主体是泰西,内容是土地保全之策以及利益。
泰西,赵言沉吟了一下,这肯定是外国,一看到泰字,他首先想到的是后世的泰国,然而这会的泰国压根不叫这个名字,它叫暹罗,那么排除这个之后,他只能着重分析‘西’字,还有一种直接的解法,‘西’普遍代表西方国家,那么这个泰西,就是泛指与当朝有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
只是它国的土地政策是如何的,他不得而知,且之后又要引经据典,引本土历朝历代的观点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