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妈妈一直暗暗着急,哥儿都五岁多了,郡主还没个动静,单一个孩子也太孤单了些。这下终于有了,钟妈妈比自己得了孙子还高兴。
她把以前伍嬷嬷写的方子都找了出来,开始慢慢给郡主调养身子。
皇帝的折子发回来后,郑颂贤拿去给边巡抚看了,问过他的意思后,准备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有很多胡人平日里在这里,一到汉人过年,他们也会回家去。郑颂贤准备先把章程定下来,趁着过年前要是能留住一些人,也不算白忙活。
他召集了知府衙门里的众人一起商议,头一遍还没商议出个结果呢,镐京城就下了场大雪。郑颂贤立刻下乡去查看百姓的生活,防止有人畜冻死。
镐京这边比京城还冷,刘悦薇怕他冻着,给他备了厚厚的棉袄,做了一双厚厚的靴子。棉袄里头还加了一件羊皮小马甲,那小羊皮穿在身上比棉袄暖和多了,刘悦薇给沛哥儿也弄了一件。
家里的门帘也换上了厚厚的一层,屋里暖墙也烧了起来,在家里好歹不冷了。
刘悦薇过了前三个月,胃口壮了一些,不再感觉恶心想吐。肠胃好了,心情也就好多了,她让郑颂贤只管出去忙他的,不用总惦记着家里。
郑颂贤见她确实好多了,带着几个人就出门了。这一下乡,就出去了十来天。他到处走访,把各处倒塌的房屋都记了下来,从今年那些富豪们给的钱里面拨了银子,帮百姓修缮房屋。他也不贪功,谁家捐的钱他都如实告诉百姓。
那些被他坑了钱的富豪们对他又爱又恨,恨的是郑大人骗他们的钱,等到百姓对他们交口称赞时,这些人心里又忍不住多了一丝窃喜,被人夸赞的滋味还挺不错的。算了算了,这回就当做好事了,以后再不能上姓郑的当了!
刘悦薇见郑颂贤这样关心百姓,她作为父母官的老婆,也不能干看着不出力。她把招财叫了过来,让金缕阁加紧做了一批非常厚实的普通棉布,棉花用最普通的,不必求精美,只要能用、保暖厚实就行。
金缕阁开足马力,半个月的工夫就得了一批厚棉布。
刘悦薇把这一批棉布全部捐给了知府衙门,要怎么发放给百姓,全凭衙门做主。
知府夫人捐了棉布,属官的太太们也不好干看着不动。馆太太等人多少也筹集了一些东西,都交给了衙门处置。
原本是做好事,愿意就愿意,不愿意也没人勉强,谁知还闹出了事情来。
第106章 糊涂人艰难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