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大皇子回到恭王府之后,一个人钻进了书房里,什么人都不见。

他进去才一个多时辰,孙皇后打发人送来了一盘菜,菜的名字叫四季如春。

大皇子看着那一盘菜,呵呵笑了,“母后,儿臣以后还能四季如春吗。母后,儿臣对不住您,让你失望了。”

大皇子刚把这盘菜吃完,皇后又送来一碗汤,莲子羹。

大皇子喝了一口,顿时被苦得皱起了眉头。

他忍着苦,把一万羹汤喝完了。喝完后,他的心情平复了下来。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大皇子心里有了一丝动容,母后还是关心他的。事到如今,他不能再连累母后了。

过了几天,大皇子忽然上表,声称自己德行不够,需要修身养性,请奏去皇陵替先皇守孝十年。

此言一出,满朝轰动。

皇帝立刻准奏,并夸赞恭王诚孝。明面上大皇子并没有什么过错,他能主动让步,皇帝心里很高兴。都是他的儿子,虽然犯了错,皇帝也想保住他的性命。只要他远离权利中心,以后大家就会渐渐忘了他。等自己死了,老二总不至于要赶尽杀绝。这个儿子,总算懂事了。皇帝让大皇子好生尽孝,每个月回来住三天。

大皇子收拾了一些东西,带着几个内侍,悄无声息去了皇陵。

大皇子到了皇陵后,二皇子立刻打发人给兄长送去了一些吃穿用的东西。

大皇子一走,那些反对派顿时都沉默了。大家都清楚,大皇子这是自己退出了夺嫡之争。

那些坚持立嫡长子的清流们都叹了口气,也罢,这样的结局也不错,大皇子出局,周贵妃出局,孙皇后和二皇子做了母子。二人看似互相依靠,实则也互相防备。有二皇子在,周贵妃能善终;有孙皇后在,大皇子也能活得下去。

叹息之余,众人又有些恨铁不成钢。那些知道一些内幕的,觉得大皇子但凡中用一些,就不会闹成这样了。不过话说回来,从古至今,又有几个嫡长子能上位的呢。

三天之后,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旨意终于发出来了。

二皇子回来前皇帝收拾了庆王府,众人以为二皇子会搬家,谁知过去这么久,庆王府还空着的,众人这才回味过来,原来陛下早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