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虽然年纪比符清小,但实际上男主是童星出身,女主也是早早入行,演戏一途上都比符清走得远。
剧组的氛围一如符清当初想象,融洽欢乐,而且乐于分享。男女主两位演员有时候不仅会对自己的人物提出想法,也会对符清等人的人物给出意见,而剧组人员对他们这些不同的意见也不会感到反感,而是放到明面上一起讨论。
如果行,就采用,如果不行,就果断拒绝。
符清很喜欢现在这个环境,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笔记密密麻麻地记了一大堆。
最后两天,导演终于点名了他:“小符好像说话比较少,你有什么想法,也和大家说一说嘛。”
符清有些迟疑。
他这两天的确是有了些想法,但他习惯了在剧组中做隐身人,不知道该不该将想法说出来。
导演看出了他的迟疑,开玩笑道:“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完了,我还以为剧组氛围很好呢,结果连让演员畅所欲言都做不到啊。”
符清被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藏着了:“我是觉得,摄政王黑化的原因,是不是可以改改?”
现场很安静,导致符清的内心极为不安。
但他抬头,却对上了导演充满鼓励的眼光。
于是,他继续大着胆子道:“摄政王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他能走到那么高的位置上,人格魅力毋庸置疑,但是剧本中,却将他的黑化原因定性为受人欺负、被逼无奈,我觉得这点可能不太符合他的性格。”
一开始拿到剧本的时候,他还不觉得,但是后来大家教了他很多,所以符清回去后,又更深入地研究了原著,他就发现剧本中摄政王的人设被改得有些崩。
原著中摄政王是个纯粹的坏人,没有给出黑化的理由。但影视剧中不能这么简单,否则审查第一关就容易过不了,所以编剧就给了一个很常规的解释:让他在欺压中一步步被迫黑化。
但符清觉得,摄政王本身是个很喜欢主动出击的人,被动挨打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而且,他的观念未必正确,但他从来都不怀疑自己,这样自信笃定的一个人,是不会被别人的观点所左右的。
所以如果摄政王黑化,符清觉得,那只能是他自己选择了黑化。
只不过,黑化原因涉及到摄政王的整条故事线的背后逻辑,一旦要改,很多剧情都得改。他们演员是无所谓,但是编剧会很头秃。
符清担心给编剧添麻烦,所以才迟疑要不要说。
导演听完他的想法,倒是挺认可,但他还是要尊重编剧团队的意见:“你们觉得呢?”
编剧:……
我觉得,我会秃。
开机的时间都确定了,就在五天后,临时改动剧本简直要命。但同时,她也承认,符清说的是有道理的,在黑化这一点上,她们当时就没有想出好办法,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地安排了一个常规的起因。
“唔,符老师,如果要改的话,您有什么想法吗?”编剧挠挠头,纠结道。
符清:“首先,黑化的原因一定是在于摄政王自身。其次,我还没想好。”
编剧:……我谢谢你。
“既然有问题,那就要想办法解决,不能随便糊弄。”导演拍板道,“让小符帮着你们一起想,能改就尽量改出来。”
导演都发话了,编剧也只能被迫做秃头少女了。
编剧团队连夜开会,两天后改出了第一版。
但是,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符清对比原著感觉还是不太对劲,想要改第二版。
编剧们的头发都要掉光了!
关键是那天之后,符清像是彻底想明白了。
“既然都要改,就要改到好。”副导演一句话,就让符清追着编剧跑断腿,要把剧本再三打磨到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