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刘彬的一位留校教书的学长给了他们一丝灵光。
这位学长抱怨,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学校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很多学生都避免不了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刘彬回想当初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是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跟上公司同事的脚步。
并且,刚毕业的实习生,因为缺乏经验、对市场不够了解,在求职和事业方向上又迷茫又彷徨。这种现象不光在他这种营销类学生身上。
在像大成、苗淼这样的美术生身上也着实存在。
所以,与其他们苦心寻找能给万世和带来希望的“高人”,为什么不把眼光往下看,去寻找可以互惠双赢的设计类学生的帮助?
对万世和来说,他们需要产品、创意,对学生来说需要机会。铁皮作为连接他们的媒介,一方懂技术,一方有想法,彼此摩擦必定能产生出不少的火花。
于是,针对万世和转型的第一阶段,刘彬把重点放在了“融入”这个关键词上。
不光是万世和代工厂从一个“工厂”者转变为“经营者”,融入当下的市场,更是设计类的学生通过万世和融入真正的产品设计这个行业。
于是,刘彬和菲儿通过关系联系到了本地美院的教务主任。他们说了自己的诉求后,主任听得连连摇头。
现在有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主动找学校合作,学校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实操机会通常是很乐意接受的。
但是,之前出现过一些企业与学院及学生因为版权、酬劳方面的纠纷,所以教导主任格外谨慎。
“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个疏漏,”老主任笑着摇头,“我们教孩子们用最新的软件、学最好的理念、做刻苦的练习,给他们看各种高大上的案例,帮他们塑造一个个设计界的神话……”
“实际上却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告诉他们,今天学的东西将来首先是应该变成现金滋养生活的。出了那样的事情以后,我本人也反思了很多,不是不能和企业合作,而是在合作的时候应该更有秩序、更规范。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第一个方案就被企业骗去了版权,或者克扣了酬劳。我们得教会他们保护自己。”
刘彬和菲儿对教导主任的这个观点完全赞成,他们本身也是准备认真谈合作的。正因为万世和没有自己的产品设计,所以更加懂得尊重设计者的辛劳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