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十方善信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老爷赦免罪过,早升天界。
一卷经文为李唐宗室。
一卷经文为武家先人。
一卷经文为此生父母。
一卷经文赠孤魂野鬼。
今时今日就剩一件事未曾做,就是上疏恭贺地官清虚大帝诞辰。
“婉儿姑娘,可曾帮贫道拟好文疏?”
“自然。”
众所周知,道长文采不行,这祝寿文疏又最好写上,毕竟修行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事故。
师门那些前辈、祖师爷,自不必提,护短得很。
先前有丹天伏魔院,随后是雷祖天尊,关系都认真维持着呢。
上官婉儿俏生生站起来,从袖口中递出一张叠好绢布。
唐朝女子喜好男装。
如此,既全了礼法,又满足自身对出行、游玩的需要。
只见她与太平一样,上戴轻薄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与街边男子别无二致,就是花纹和材质很是精致,明显是出身名门大户。
不过,二人并非真将自身打扮成男人,脸上皆施过脂粉,黛眉画得犹如柳叶一般,额间点有花钿。唇上涂着胭脂,看起来端庄又不失娇媚。
目光快速掠过文疏,孟凡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愧是皇家御用才女,往后在唐朝,逢年过节给大神们祝寿,都得麻烦她了。
接下来就是亲自誊抄下来。
这个嘛,孟道长还是会的,不必假于他人之手,毕竟画符最考验书法功底,道教高人一般都是书法名家,备受苏轼等历代文豪推崇。
“弟子孟凡沐手拈香,叩干上言。”
“叨逢盛世,忝列人伦。每感天地之恩德不尽,顿觉三元之覆佑难酬。今值天运仪凤二年七月十五日,适逢【中元普度】之辰。”
“就于坛前,焚香叩首。上启十方大圣,中启三元天尊,下启九幽诸真。具有朝礼疏文,恭对敷宣。”
“伏以,北都大圣,案判十方幽冥。赦罪尊神,恩布八维世界。凡尘有祷,圣驾临轩。”
“伏闻,斗悬中天,月令以合七政。气行孟秋,日程以应三元。都会府内,妙纬宫中。案掌青黑之籍,职录祸福之名。统辖三山之灵,总管五岳之精。上承赐福之法,下启解厄之因。幽冥之中,法网无隙。九州之内,大公无私。”
“伏愿,上度天民,下拯幽魂。一十八重地狱,罪灭福生。三十三天天宫,得道逍遥。永脱劳苦,长生极乐。三元妙应,地官赦罪。法力潜通,恩覃三界。普度众生,沐浴天恩。臣等无任,敢冒天聪。仰荷玄恩,俯垂洞鉴。悉蒙恩佑,普赐降临。”
“无以献勤,谨词上奉,中元覃宥府,北都赦罪大天尊圣前呈进,恭望洪慈。”
“昭格文疏,天运仪凤二年七月十五日具疏。”
文采飞扬,骈散得体。
文疏一气呵成誊抄完毕,欣赏了一遍,孟凡在神位和贡品之前焚烧。
青烟袅袅。
一股浩然气息随着长安城各路道场供奉,以及文疏,齐齐飞向上清境。
与此同时。
上界,清虚宫之中。
盎然道乐,仙鹤起舞,三宫九府四十二曹神明共同举杯,敬清虚大帝,贺其诞辰。
天界、幽冥,东岳大帝、勾陈帝君等神灵皆遣使而来。
宫内陷入了无穷欢乐之中,诵读文疏的神官,声音不绝,替诸天万界的道人向清虚大帝表达祝贺之意。
虽说大唐世界位格谈不上高,但北斗七元真人这个身份却不低,神官很快就拿到了孟凡的文疏,朗声诵读起来。
上官婉儿文采斐然不假,但放眼万界,与各府神灵相比,还是无法出彩,况且祝寿之词千篇一律,没必要争个高下之分,心意到了就好。
清虚大帝闻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恩典,朝坐在不远处的三茅真君,以及几位天师举起酒爵,与茅山法脉诸仙单独饮了一次,吩咐道:
“赐酒一壶,共享此乐。”
“遵旨。”
神官应声,心中略微惊讶,隐约猜出这位北斗七元真人有跟脚,说不得最终会飞升至大千世界。
抱云观内。
孟凡耐心等待,他这是依照惯例,上书贺寿,并无所求,故而并不期待有什么恩典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