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与不来,其实作用不大。
所以今天, 也是裴杞第一次看到剪出来的影片内容。
与大家简单的寒暄后,裴杞拿着要配音的台词本子跟导演段钧、混音师进行沟通、确认“独孤谋”在几个地方上的情感收放问题, 酝酿了几分钟的情绪后,走进了配音间。
导演、制片人、投资人则坐在外间的沙发上,透过面前的“玻璃墙”, 可以看到裴杞在麦架前站定后,凝神投入角色, 尔后朝外面比了一个“ok”,示意可以了, 混音师开始播放原片片断,演员通过看前方电视屏幕上的影片内容
一边回忆起自己当时的表演、角色的情感、看口型,一边看手上拿着的台词内容,暗自做到心中有数;接着,混音师再次播放刚才的配音片断,演员开口配音,同时被记录下。
最后将录好的内容播放出来,导演点头过了的话,如此反复下一个片断。
配音,对演员来说,其实相当于二次表演,二次创作。
情绪起伏不大的台词,把握住情感基调,没有什么难度,但角色的重要戏份,势必就要投入情感,才能出来真挚的效果。
比如,当初让裴杞生病,拍了两天的雨戏,“屠溶溶”的死对于“独孤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悲痛又心伤的一场情绪爆发的戏,配音的时候,相当于情景再现:
屏幕上,雨中,独孤谋怀里抱着垂死的屠溶溶。
“好,我答应你。”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屠溶溶却瞌上了眼,手垂下,咽气了。
独孤谋颠狂般无声的大笑了起来,满腔的爱恨情愁似要找到一个出口宣泄一般,对着天大声嘶吼起来,仰起的脸被大雨肆意冲刷着,分不清全是雨水还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