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拓跋普根与他短兵相接时,还是为其强大的武力所惊,交手数回合后,拓跋普根在武力值上还是差了拓跋六修一截,双方交战中,被后者一枪扎到右肩,要不是马儿与他心意相通,怕是要当场被捅下马去,被乱蹄踩死。
但上天终是眷顾了拓跋普根,就在他危机时刻,亲卫奋勇杀来,一刀砍上了拓跋六修持枪的手臂。
拓跋普根也抓紧机会,退向远方,避免被对方直推掉大龙。
一番大战,终于,拓跋六修还是不敌堂兄拓跋普根,被对方打散部族,只能鸣金收兵,带着残余兵力向南方奔逃。
而拓跋普根也只是草草包扎了一下伤口,便继续亲自带兵追击。
……
面对敌人追杀,拓跋六修只能沿着黄河奔逃,他在洛县留下死士断后之后,带着剩下的数千精骑向东逃回马邑城,然后头也不回往雁门关去了。
他将部众驻在关外,亲自入城,向雁门关的守将投降,请求借过。
雁门关是并州治下,守备是刘琨派出的人马,这位守备不敢大意,草原上最近纷争他听说了,但并不想卷入其中,于是拒绝了拓跋六修的要求。
拓跋六修无奈,花钱在这里买了些粮草,便又沿着长城东奔代郡,那边是幽州之地,全数投了魏瑾手下 他想明白了,自己在草原的人望与势力并不足够继承单于之位,不如退一步,先在渤海公手下求活,等待时机。
如果渤海公一统了天下,自己在她手下谋求前程,未必就会比草原的单于的权势弱了,若是拓跋普根不丛渤海公,自己再请缨平定,或许还有夺回一切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
他安慰自己,拓跋普根若是敢强娶阿晓,未必就能活得到新婚的次日。
另外一边,没想到堂弟逃跑起来那么熟练,拓跋普根的大军终是慢了一步,他知道如今拓跋部族内忧外患,实在不宜再惹上渤海公的麻烦,于是便带兵退回驻地。
至于说拓跋六修会不会再杀出来 别开玩笑了,北方可不是来去自如的地方,拓跋六修投奔,便得如南匈奴依附大汉一般,人、户、粮皆受辖制,而以他对渤海公的了解,对方正全力吞灭中原之地,根本的抽不出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