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当十二月过去时,公元307年,永嘉元年过去了。
这个月里,被苟 击溃逃亡的汲桑来到河北的一个叫乐陵的小县,让痛打落水狗的乞活军追上,乞活首领田 将汲桑斩首,而军队里成都王的棺木终于得到了安宁 被愤怒的乞活军丢到一口破井里,不用再日日听汲桑的请示了。
东海王知道弟弟的大仇得报,嘉奖了田 。
几乎同时,青州的另外一只叛军王弥和刘灵也被苟 打败。
至此,西晋的战火,似乎已经被救火大队长苟 平定,这位大将转战三年,败少胜多,流民军的首领不是死就是逃。
剩下的幽州王浚、上党魏瑾、凉州张轨之类,虽然割据一方,但至少是表面是听中枢指挥的,只要帝国修养生息,中枢强时,未必不能的重新夺回权柄。
所以,王弥、刘灵、石勒之类的叛军头子投奔匈奴刘渊这点小事,就很不值得一提了。
为了避免和晋帝的进一步冲突,也为了加强控制军队,东海王把自己的基地迁移到洛阳外五百里的甄城,还带走了洛阳的大量护卫。
这种操作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但知晓历史的玩家们都知道,这年一过,刘渊就要派人来打上党 不打这里,他就出不了太行山,去不了河北,浪不起来。
从这一年开始,整个晋朝就会渐渐崩塌,救火队长只有一个人,而整个中土上的流民,就是星星之火,苟 灭得了明火,灭不了余烬。
青州的巨贼王弥也好,天师道流民起义的刘灵也好,甚至是已经打成光棍的石勒,他们败了,总能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又纠集起数万的流民军,一点一点,把本就重病重伤的西晋放干最后一滴血。
魏瑾这个冬天亲自过问了上党的民兵训练。
负责宣传的孟岚更是早早地向民众告知,刘渊就要打过来了。
对此,上党军民反应十分强烈,强烈到像是把炸药点燃放进纯氧里。
他们都是在这一两年时平定下来的流民,来自四面八方,若说谁最恨兵祸,那便是他们无疑了 无论是晋军还是鲜卑,又或者匈奴,只要是兵匪路过,那就像是蝗虫一样,践踏他们的粮食,夺走他们的钱粮,甚至会焚毁他们的村落,只为了让他们跟着兵匪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