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尼姑似是不知他二人入内,一笔一划慢慢抄写着,直到通篇写完一遍才放下笔,双手合十念了句佛语,而后抬起头看向燕妫。
燕妫看清她的模样,心底咯噔一震,似在哪里见过。对了,歧王要她假扮晏华浓之前,曾给她看过晏华浓的肖像。这尼姑……
在她的震惊中,那尼姑起身冲她行礼:“贫尼虚怀,问王后娘娘大安。”
燕妫皱起长眉,狐疑地审视着她:“虚怀师傅?怎知……是本宫来此。”
虚怀浅浅带笑,不疾不徐地答:“禁军能放进来的人,也不会还有他人。娘娘这身打扮,素淡中有贵气,贵气中却有洒脱,看起来的确像是能为王上办事的人。”
话已说得这般透了,看来今夜注定不平静,她这个假晏华浓撞见了真的晏华浓。以歧王该狠便狠的心性,燕妫误以为她早已不在人世,为歧王断绝后患了呢。而眼前这个小尼姑,虽面容清瘦,却衣衫整洁,眸光平和,并不像在那段身份替换的往事里受过什么苦难。
燕妫走上前去,见她的案边放着吃剩的斋饭,虽是白米青菜,放了香油炒的,比寺里其他人吃得好,但与晏府的山珍海味比起来着实凄凉。若她是晏华浓,这等不公的变故,一定不肯乖乖忍受。
燕妫僵硬一笑,不禁喟然道:“晏姑娘倒是好心性,燕妫自叹弗如。”
虚怀轻笑:“娘娘谬赞了。”指指长明灯前的蒲团,“请这边坐。”一壁说着,一壁倒了杯茶,捧至跟前。
在她脸上找不到仇恨,也没有感受到她心里的委屈,素来以观察细微出色的燕妫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要么,这个晏华浓是个心性淡泊之人,要么,她的城府比谁都深。
燕妫跪坐在长明灯前的蒲团上,饮了一口茶,茶水微凉,倒是解渴。长明灯的后头是一尊佛像,佛像前供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铁匣子。匣子上落了锁,上头积了一层灰,显然已有一段时间无人碰过。
她随口一问:“那匣子里装的是何物?”
虚怀摇头:“贫尼不知。”
“?”晏华浓应该很久之前就被困在这佛堂内了,怎会不知。不过看那积攒的灰尘,想必晏华浓并未获准碰那匣子。
虚怀看出她质疑:“匣子是王上命人放在这里的,宋侍卫长会时常回来查看,贫尼并未碰过那匣子。娘娘若想知,只需问王上便是,何须贫尼多嘴。”
歧王说过不会再有事瞒她,这个匣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她若问了他必会答的。燕妫拾起地上堆成一摞的《往生咒》,心里想着,还是不问的好。这经文是抄给亡者的,这里奉的是亡魂,许是他什么要紧的人。虽有许多好奇,他既然没有说,她就不方便多嘴去问。
若是以往她或许心里会有个结,毕竟歧王承诺过什么都不会瞒她。眼下便有一处她不知道的地方,藏着一个她冒名的人,可燕妫心里却无端多出一份理解。他若想说,她便听,不想说,她便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