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仙门的仙印在,这份契约就还算有效,而只要仙门存在,仙印就不会消失。
所以别说两千五百年的契约了,一万两千五百年的契约只要你能拿出来也都会认。
“你看见了?真是我们白桃村的地契?”村长拿出村子的舆图,刘文书立刻点头:“看见了,我特意留到了晚间,那两人过来我看过才回来的。”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舆图上画了个圈,“这两座山,还有和两座山头连着的两百八十亩荒地都在地契上。”
村长看着被圈走的那块地方有些牙疼。
两个山头倒是好说,并没有分给谁,人来了直接给就是,但是这两百八十亩荒地上数数也已经有六户人家落户了,而且还不是这一代两代的,人家少说都住了十几代人,子嗣繁衍开来都有小五百了。
他说的六户人家那算的都是本家,连着那些分家最起码三十户人家,并且每一户都是子嗣繁多的大家族。
“就两个人?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过来?”村长愁得头秃,这事儿和他的关系其实不大,让他们去那儿落户也不是他同意,这都十几代之前的事儿了,怎么就让他碰上了呢?
“大概后日吧。”刘书文心里也庆幸这契书年代太过久远,所以光是查找出来就废了大半天,明日里核对最起码还要大半日,等到全部手续办好,怎么也要后日。
差不多两日的时间村子里总能有解决办法吧。
“大郎二郎去喊人,把那一片的老爷们都叫过来。”村长是知道,那一片的人家都是只有房契没有城主府的地契的,但一个村子里祖祖辈辈住着,大家一般也不去城主府换红契,用的都是村子里的白契。
兄弟俩出了门对视一眼,脚步匆匆往那一片而去了,很快刚刚安静下来的村子又吵闹起来了。
白桃村里的事情白熙泽和雷卿是不知道,两人下午去了一趟,就看到书隶从仓库里翻出来了将近三百份卷宗,这些可都是要一份一份翻过去,确认这张两千五百年前的地契确实并没有在中间变迁过。
如果不是每一份卷宗的年度跨越都要近百年,书隶觉得自己挂脖子的心都有了。
花了大半日翻卷宗,下值之前又去回秉了城主府的大管家,明日可临时征调三名书隶一起,这才松了口气。
“还请两位耐心等候,我们临江并无仙门管事,这要查找就比较繁琐。”说实话,临江这边像这种置换契约的,两百年以上的都少见,毕竟这里生活着的都是凡人,如果不是好歹算仙门下辖的都城,有上头专门安排下来专门存放文书的仙家宝贝,城主府又哪里有能保存几千年的文书契约。
“无妨,倒是辛苦先生了。”白熙泽是见过那种直接契约拿过去拿着红印一照,相关卷轴就自动出现提取的藏书楼,所以理所当然以为就算没有那么方便也不至于那么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