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澜接着于明的话道:“哥,我和阿明给你留了两只最好的腿,还在火上热乎着呢。”
闻澜倒是口风严,这几年都乖乖叫自己一声哥,从未说漏过嘴。
闻雪朝有些哭笑不得:“就为了个腿儿跑成这样?”
两个少年顿时涨红了脸。尤其是于明。
他发现夫子每次一笑,眼中有流光闪过,熠熠生辉。让人看得移不开眼。
闻雪朝拍了拍身上灰尘,跟着于明和闻澜往石场走。
月夜乘凉,许多营帐前早已燃起了篝火,郊西大营的工匠们围作几团,炙烤着火堆上的牛羊。石场条件艰苦,劳役们大都又是犯过事的人,平日吃不饱饭已是常事。今日军爷们送来那么多畜禽,竟比逢年过节时的伙食还好。
营长也撤了禁令,放任众人今夜畅饮一番。大老爷们凑在一处,大口吃肉饮酒,气氛十分高涨热闹。于明拉着夫子走到河边一堆熊熊燃烧的小篝火前。夫子喜清静,不爱与营中人多作往来,这是他和澜哥专门为夫子寻的地。三人在河畔坐了下来,拾起烤好的熟肉便开始大快朵颐。
离他们不远处,有几位修筑墩台的匠人正围成一圈行酒令。为首的那人据说是在直隶犯了事,受了黥刑被流放到北境的木匠。
木匠输了酒令,将手中酒壶扔到一旁小湖中,开始绕着众人絮絮叨叨。
“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但有洛水——流浑浑!”
木匠望着不远处泛起涟漪的河水,脸上又笑又哭,凄凉得紧。
今夜是新帝登基的大喜日子,这人如此这般倒实在是扫兴。于明收回视线,将手中烤好的猪腿递给了夫子:“夫子,莫管他,吃。”
夫子的视线却一直落在那撒酒疯的木匠身上,眸中映着篝火的光。
夜色渐深,灵抚城门处升起了几道金光,耀眼的火花在半空盛开,绽放在天际。营地上的匠人们纷纷站起身,开始喧闹欢呼起来。
北境十六州同时在子夜燃起烟火,朝贺天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