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燕洗了苹果,用力一掰,还真别说,原主这把子力气可真大,一看就是打小干惯了体力活儿的。想当年她也是徒手能把贼人脑壳给开瓢的,可惜后来养尊处优的日子过多了,她呀,连端个茶都嫌费劲儿。
方氏:……这就是身子骨还没养好?
再一看杨冬燕手里的苹果,方氏更来气了,她还是不信这苹果是婆婆捡的。请问谁能每天固定捡一个苹果?真要有苹果你不能多捡几个回家?再说了,这村里人来来回回的往山上去,咋就没见其他人捡着呢?
方氏坚定的认为,就是她男人偷摸着给买了,不知道藏在哪里,只让她婆婆每天去拿一个吃了补补。
这比每天上山捡一个苹果可靠谱太多了!
气归气,方氏还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数落婆婆,只能将这事儿暂且放在心上,板着脸迈开大步往河边去。
杨冬燕早就看见她了,可因为那会儿她已经把苹果“捞”出来了,再藏起来也怪麻烦的,索性就当没瞧见。及至方氏怒气冲冲的从自己身边过去,她才惊讶了一声。
低头问小孙孙:“窝头,你又气你娘了?”
窝头三岁了,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平常没少因为各种原因惹他娘生气。因此乍一听到他奶的话,他先愣了一下,随后小心翼翼的看向他娘的背影,飞快的缩到了他奶的怀里:“没、没有,窝头乖的。”
“乖就好,窝头你要记得,你娘把你生下来可不容易,以后要好生孝顺你娘,知道了不?”
窝头咬着半个苹果,一脸懵懂的点了点头。
杨冬燕借水的那户人家,也是魏家的亲戚。事实上,整个礁磬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
其实,这一带压根就不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的,而是几十年前,遭遇战乱时,各地的人都携家带口的往北方逃难,一直到局面稳定了,才找了个落脚处安家。
为什么偏就选了个土质不好的山沟沟呢?当然是因为好地儿都被人占了。他们这个村最早就是魏氏五兄弟带着妻儿逃难来的,只是一路北上遭遇了不少艰难险阻,等安定下来时,原本百多人的家族就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当然,经过了这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礁磬村已经有百多人了,大部分都是姓魏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其他地儿逃难来的。
“二婶子你对儿媳妇可真好。”这家媳妇目睹了全程,还听到了杨冬燕教孙,顿时羡慕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