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在店里最久的,她已经发现了广东那边的商机,她未来确实也想自立门户,但是省城这边明显有局限性,英子既然选择了放弃这边已经打好的江山把电商部门挪走,就说明了广东那边机会更多。
“你要不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不用。”徐月摇了摇头,“我家里没什么人了。”徐月的身世也很可怜,父母离异都各自再婚,她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十几岁爷爷奶奶又觉得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管不了她,把她送到了她爸爸家,她在她爸爸家在后妈的阴影下生活了一年不到就被送去了寄宿学校,一直到读完大专,基本上没回过家。
“那好,年后你还是决定跟我走的话,跟我联系。”处理完所有的事,腊月二十六全家人坐着车回老屯过年,今年他们不回老房子,直接去大娘家住。
大娘家新盖了七间大房子,有得是地方安排回家过年的亲戚们。
与他家交相辉映的是二大爷家新盖的四间房,英子现在才知道当年二大爷力主在老屯里盖房——盖成了。
说起来就自家还是原来的两间破房……
老叔早就在县城买了楼房,他和老婶也早就调进了县城的中学,老叔还当上了教导主任。
大姑也是坐着自己家新买的微型车回来的,大姑父是在粮库上班的,这两年粮库兴旺得很。
要不是英子开车回家挽回了些面子,韩家三房就是韩家的“破落户”了。
韩家人全都回来了,最高兴的就是韩老爷子和韩老太,两人高兴得脸上都笑开了花儿,就算是严肃地教训小孩子们不要乱吵乱闹也没有过去的戾气,孩子们也根本不怕他们。
萱萱和家梁家的儿子宝成,吵得快把房顶掀了。
家里各种过年的年货堆山填海的,有大爷买的,也有各家拿过来的,鸡、鱼、大鹅、熟食,成箱的水果、成箱的酒、成箱的饮料,大娘家新盖的仓房快装不下了。
“咋又买这些东西,搁电话里不是说了吗?家里啥都有。”韩老爷子不怎么真心地斥责着三儿子一家。
“爸,我们买的都是稀罕物。”韩兆秋心道果然听英子的没错,回来之前他们特意去了海鲜城买了两泡沫箱子海鲜,再加上雪珍从内部渠道买的二十斤红肠中的十斤,英子不知道从哪儿淘涣的俄罗斯糖和从小超市里拿的酒和饮料,他们家的礼物总算没有落于下风。
“买海鲜干啥啊,我可不会整,去年老二拿回来的海鲜全吃瞎了。”大娘说道。
“大娘,海鲜好整,我和英子帮你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