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英子找的是之前合作过的本地工人,“老板啊,没什么价值了,找铲车铲走吧。”其中一个普通话相对好一点的工人说。

“先清理吧。”

确实是先找铲车铲了,上面的货淹水严重有些还发了霉,不过这种倒也不是没有救的可能。

英子想到了之前卖羽绒服时那些拿走最差的货的人说的话,要拿回去清洗翻新。

“有没有地方能洗这些啊?”她问一个工人,工人听不懂,英子还做了个洗的手势。

工人点了点头,“有地方。”

有人包库,就有人做工业级清洗,衣服放进去了不管是什么情况,洗就是了。

这批货绝大多数是各种半袖,还有一部分的夏装薄款裤子。

完全淹水的,全都铲走丢垃圾厂,霉烂严重的一样丢垃圾厂,还有不到两成的货看起来尚可,这些全都捡出来,送工厂去洗。

也是在这个时候英子发现这批货的尺码不是国人常见的码,最大码的裤子肥得一条裙腿英子就能当裙子穿。

清洗,烘干,重新打包,这一批货看起来居然有模有模了。

英子给周林海打了个电话,周林海介绍了几个走非洲线的商人。

英子以一件两块钱人民币的价格把这一批衣服卖给了其中一个人。

两成的货也有八千多件半袖,去掉人工、清洗费用,英子小赚了一笔。

这笔生意对于那些常年做的人是看不上的,英子却觉得不错,至少她又熟悉了流程,拓展了部分人脉。

经过这一单之后,不再需要周林海的引路生意慢慢自己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