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菲,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和悠悠已经离开这个痛苦的人世了,很多事回想起来就仿佛昨日发生的一般,子墨说的没错,我不应该因为父母没有帮助吴牧原而心存怨恨,还害死了二嫂,这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我没有颜面去见二哥,希望你能替我跟二哥道歉,希望他不要在生我的气了,往后也没机会了。
自幼我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国公府最尊贵的嫡女,众人对我疼爱有加,我一直以为我能嫁给心仪的郎君,他不一定出身名门,但必须是博学多才,那么如此,我便能嫁了。不得不说,嫁给吴牧原的十多年,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值得我回味。
嫁给霍光义之后,我常常不自觉的想起这些往事,吴牧原没有错,错的是我,是我错了,让他生无可恋,连一条活路都没有给他,让他只能选择去死,那是最激烈的方式。到这一刻,我才想明白,真是可笑。还有当悠悠带着满腔的恨意死在我面前,我才意识到,我根本就不曾了解过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总是按照我的想法强行的加诸在她的身上,现在再多说,也没用了。悠悠死了,吴牧原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唯一愧对的便是生养我的父母亲人,父母生养我一场,我不能给他们养老送终,也不能让他们以我为荣,反而让他们以我为耻。现在才明白,似乎有些晚了。
廷菲,我的父母亲人就拜托你和子墨照顾了,我知道你们俩是好孩子,不会让我失望的,希望有来世,我和悠悠能再做母女,我一定不会逼迫她,我快要追上悠悠了,跟她道歉,你说,她会不会原谅我?
许久,顾廷菲才将手中的书信放下,眼眶早就湿润了,或许死是对她们母女俩最好的解脱,这封信她会原封不动的送到成国公和谢氏的手中。这是程姝临死前的惭愧,但愿来世她能改正了,正如她信中所说的一番,不逼着吴悠悠,母女俩不要互相怨怼,成为敌人。
程姝母女俩过世的消息,自然很快传到太后耳中,当下她招手吩咐兰嬷嬷一番,眸光微闪,事不宜迟,不能再等了。凤妃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的躺在床上,满腔热血的等待着腹中的孩子,如今都化成一滩血水流了,眼睛早就哭的红肿,如同核桃一般。
太后微微叹口气,轻柔的拍着她的手背:“凤妃,听哀家的话,什么都不要想,养好身子,太医说你年轻,往后还能有孩子,听话,不哭了。”也许这段时间太后对凤妃很和善,让她不自觉的眼泪流淌下来,双手紧紧的攥着她的衣袖,低声道:“太后,父亲和姨娘他们。。。。。。”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亲人吗?
父亲和姨娘生养他们一场,总是有感情,身为人子岂能不管不问,那真是太不孝顺了。
-
第443章 夜探大理寺(一)
太后正因着此事烦恼,恰好凤妃提起了,便不悦的板着脸:“这些事你就不要管了,哀家心里有数,安心养好身子,改日哀家再来看你。”
“是,太后,妾身遵命。”凤妃低首垂眸,听着太后不耐烦的语气,她应该明白,太后最看重的便是她腹中的孩子,如今孩子没了,太后对她的态度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是有人陷害她,害了她腹中的孩子,她一个人势单力薄,根本就找不到凶手,唯有依靠太后,绝对不能跟太后闹翻,她还得在皇宫里生存下来,活的更好,慢慢的闭上眼睛,凤妃眼底划过两行清泪,姨娘,对不起,是女儿无能,帮不了您。听着凤妃小产了,身子还没养好就关心霍光义和她的姨娘,太后当下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她这些日子对凤妃还不好吗?
为何非要惦记着他们,凤妃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一颗心居然向着他人,太后因着霍光义被弹劾的事,已经够头疼的了,凤妃还给她添乱,自然没有好心情了。
尤其除夕夜没能处理到顾廷菲,程子墨及时的赶回来,守在她身边,这夫妻俩倒是冷静,不可能不知道她在背后动手,那十几个大内高手有去无回便是最好的证据,偏偏霍成扬没有查到,那是太后对他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