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之前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搬到榆钱胡同之后,过得非常舒心的老太太总算是想清楚了,所以老人家现在对儿女是诸事不管,只要事情不闹到她眼前,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
沐彦卿觉得老太太这样的状态不错,总归她还有三个儿子在,现在来看是一个比一个有前途,怎么也饿不着她,人老了老了何必管那些烦心事,自己过的开心就行了。看现在不就挺好的,整天乐呵呵的,自己舒心,儿女也放心。
正院住的自然就是沐世规和薛氏,即使过了十年,他们夫妻两个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现在沐彦卿是很不愿意单独杵在爹娘之间,这样他老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偏偏沐世规和薛氏不自知,所以一遇到这样的时候,沐彦卿就躲。
卯时正,太阳已经开始炸眼,沐府终于摆上了早食。
沐彦卿现在已经算是个半大小伙子了,不过每日的早膳,他还是陪着祖母母亲一起用,总归平常家里也就他们三个人。
沐彦卿到合福堂的时候,祖母和爹娘已经上坐了,“祖母,爹,娘,”沐彦卿行礼问安。
“快坐下用膳吧,早上起这么早,腹中恐怕早已经空了,”郑氏赶紧说道。
“孙儿已经习惯了,”沐彦卿笑了笑,依言坐下。
“今日要去先生那儿?”薛氏给儿子加了一筷子千层饼,关切的问道。虽然时间已经悠悠过了十年,但是薛氏却一点都不见老,怎么说呢?薛氏无疑是幸运的,她身边有爱她的夫君,不用大费心的儿子,和现在尤为好说话的婆母,总之她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的女子看着自然是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嗯,昨日先生没说不让过去,想来今日有时间指导我们,”沐彦卿应道,孟先生今年要为明年的春闱出试题,选拔人才是朝中大事,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先生忙得很,几乎每日都要和国子监的监生夫子们商议试题,根本无暇顾及他和席瑜。
因为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薛氏才有此一问。
“在家也好不在家也好,这做学问也要懂得适可而止,看你这半年来都瘦成什么样儿了,赶快吃些东西补补,”郑氏把鸡蛋羹给长孙推过去,心疼地说道,大孙子这半年来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可以说用尽了心力,让她这个做祖母的看了心疼的很,这孩子太懂事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祖母,我只是长得快了些,”沐彦卿无奈,其实他并没有消瘦,主要是这半年来他的个子蹿高,营养一时之间没有跟上而已,慢慢就会好了,这事儿他已经解释了好几次,但是祖母她老人家还是固执己见,到现在他已经没有了解释的,反正老人家也不会听,总之就听长辈的把东西吃了就没事了。
“科举之事,切不可功利心太重,总归机会多得是,你和阿瑜都还是第一次,要抱着不中的心态去才行,”沐世规说道,每年这么多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中试的不也只有寥寥几人,所以也不能太苛求自己。
“我知道,”沐彦卿三两下把鸡蛋羹消灭掉,含糊的回道。
早膳之后,沐彦卿出发去孟府,他们现在住的更近了,所以都用不到半刻钟,他就可以从自家的书房赶到孟府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