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个月郡主有了喜,孕吐得厉害,明殊就生气于身边人侍奉的不周到,又说动她迁出了一批。

等生下大郎和月奴以后郡主身子受了亏空,明殊就以“不想让郡主操劳那些琐事”为由,接手了家里的庶务。

管事换成了明殊的人,打理着郡主府上下,自然也就逐渐买进了不少新面孔。

难道郡主怀疑这些人?

周嬷嬷忙答:“三个正在□□的小丫鬟、二等丫鬟身边的一个使唤丫鬟、庭院里洒扫的一个婆子、跑腿的一个小厮,还有看管花木的两个花农。”

没想到有这么多外人!

居然还有一个混到二等丫鬟身边的。豪门世家里体面些的女使也有丫鬟伺候,平日里做主子的也许会注意二等丫鬟换了个人,可断断不会怀疑伺候二等丫鬟的小丫鬟。

这一切都是官人的安排还是巧合?

怀宁郡主此时不想去追究,她皱皱眉头:“都关起来,一一审问。”

周嬷嬷忙应是。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莫非有人要借助这些耳目打探郡主?想起昨天里哭哭啼啼那位外室,莫不是她的手笔?

周嬷嬷惭愧不已,想起郡主固然向着姑爷,可自己太平日子过久了,竟也惫懒起来,要不是郡主和气,只怕要被逐出去。她忙肃了脸,要将功赎过,好好整治那些人一番。

那边厢明殊派去内院打探的小厮战战兢兢来回话:“枕云院那边用的都是郡主的陪房,如今紧闭了院门,小的什么都打探不到。”

明殊气急,问他:“喜儿呢?”

喜儿是明殊特意安插在枕云院的小厮,平日里管一些琐事,让他在枕云院和外院之间跑腿,平日里没少帮他打听郡主府的阴私。

小厮抬起头,不安的看他一眼:“一个时辰前喜儿说枕云院在找三娘子,之后就再无音讯。”

明殊要顿一下才想起来三娘子是自己的女儿,他不由得暗恨:果然是乡下出来的,见了京中繁华便迷乱了眼,到处乱跑,平白给人添了多少事!

转念又想,娘子对那不在身边养大的女儿颇为溺爱,或许是为着这个缘故才封锁了院门,让人四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