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杨家大娘惨兮兮说道:“方才我们遇见了方先生, 先生说明天随堂考试。”
其余几个小娘子也都苦着脸点头,哀嚎道:“什么都没有复习,什么都不会。”
闻言,谢令姜也不由得心有戚戚然地认同, 方先生太过严厉,平日里又是在国子监看惯了科举生们的锦绣文章,看见她们这些小娘子狗屁不通的文章,自然是愈发地严格,虽然他极力地控制自己不要太凶,国子监科举生们也一直觉得方先生在女学时已经收敛了臭脾气,但是,她们不是久经考场的科举生,她们还只是刚刚被选□□的孩子啊。
听着七八姑八大姨家的科举生们纷纷和她们讲她们是多么的好运,女学众小娘子们依旧表示心塞塞。
来时兴奋无比的国子监女学的小娘子们凄凄惨惨地准备回去复习功课了,苦哈哈地迎接明天的考试,而且按照往常惯例,只要有一位先生临时起意决定考试,其他几位先生也都会随之跟风。
对于方明正方先生的考试,谢令姜是腹中有诗词,心是不慌不忙的,但是,祖先生的算学考试就不得不让他头皮发麻了。
回府之后,永宁侯夫人看见谢令姜没精打采地回家,还以为她病了,关切地问道:“三娘,你脸色怎么这么不好看,要不要给你去请个大夫来看看。”
谢令姜摇摇头,脸悄悄地红了,低着头说道:“多谢舅母关心,三娘没什么,只是今天爬山累了,明儿个又要考试,有些担忧罢了。”
永宁侯夫人这才放心地让她回秋月小筑,末了还吩咐身边的大丫鬟茗月去厨房端碗清凉的水果甜羹给谢令姜送去,态度亲切温和,端得是一副好舅母的做派。
谢令姜也与永宁侯夫人看上去情同母女,她在前世的时候就知道在没有触及到根本利益的时候,两家还是可以来往的,只是到了谢家没落的那天,便不要再指望永宁侯府会为谢家出头。
谢令姜把一切都看得很清楚,故而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这样的教训前世已经吃够了。
谢令姜将全副心神都用在了和算学题作斗争上,之前的都随风去吧,现在最重要的明天考试能通过。
第二天清晨,谢令姜早早地起来,又温习了一遍方先生的功课,她昨天光顾着做算学题了,方先生的功课还没有看过,幸而她平日这门课就学得不错,考前临时看一看背一背也是能通过的,唯一可虑的是下午祖先生的考试。
果不出她所料,方先生的考试她先翻阅了一下题目,细细思索了一会,便下笔如有神,飞快地用簪花小楷将纸填得满满当当,卷面干净工整,内容她自觉也是言之有物。
这波,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