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苗嫂叹了一口气:“哪个当官的都不是这样的!”

她家原来在京郊有十几亩地,夫妻两个生了一儿一女,四口之家其乐融融,两口子又勤劳肯干,日子过得去,后来么,当朝某位大官看重了这一片地,要修别苑,竟是直接把地给占了去,不得已苗嫂才丢下两个孩子出来谋生。

这种大时代没人能改变,尽力谋生吧。卢青桑道:“那些官儿们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没办法去管,眼下把食店经营好才是正事,快去吧,要是生意好,每个月都有额外奖励。”

一听说是额外奖励,苗嫂从往事中清醒过来,笑道:“可不是,过好眼下的日子才是正经。卢娘子,我有事情跟你说呢。”

元宝见没自己的事了,便去前面帮忙。

苗嫂主管盖饭,她要跟卢青桑说的事情,是附近永丰当铺的掌柜的过来食店时顺口提的事情,因卢青桑与程公子见面,苗嫂现在才来跟她说。

“永丰当的掌柜的说,他手下有八名伙计,想在咱们这里包个午饭。”

“这没问题啊。”

就相当与现代公司外包的盒饭嘛。卢家食店物美价廉,盖饭的主要客户就是京城的最广大的普通百姓,他们并不十分富有,但是也不能算太穷,无钱去大酒楼吃饭,街边小店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但是永丰当的掌柜的说,当铺的生意太忙,过来咱们这里吃浪费时间,让咱们每日中午把吃的送上门去。”

卢青桑想了想,道:“也成。永丰当离我们食店不远,饭菜送过去不费事,到了下午再去把碗筷拿回来就行。苗嫂,你把我们七天的菜品流水牌给永丰当的掌柜,让他自己挑每天的菜,然后按他的要求做就行。”

苗嫂道:“行!”

卢青桑心想,可惜古代没有一次性塑料碗筷,不然外卖业务倒是可以发扬光大。可是转念一想,古代毕竟不同于现代生产力高度发达,即使是有一次性碗筷,外卖业务估计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永丰当这单外卖业务是接下来了。掌柜的很爽快,没有因为人多压价,而且还付了运费。卢青桑也不小气,每日赠送免费的汤。

附近的其他店想学永丰当让卢家食店送餐,有的想压价,有的不愿意付运费。卢青桑自有一套标准,并不肯妥协。

如此一来,自然会损失一部分生意,但是对食店的影响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