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等裴琰说话,拔脚就走了。
裴琰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次日又是在食店忙碌的一日,卢青桑不想裴琰再来接人,看着时候不早了,与元宝一同回裴家。
这日回来的早些,但是卢青桑后悔了,真希望自己能回来晚些,可惜现在走来不及了。
她名义上的婆婆宣氏过来了。
卢青桑只得带着元宝走过来,福了福身,喊了一声:“柳夫人。”
宣氏嫁给了柳侍郎,喊一声柳夫人也说得过去。
宣氏很明显不爱听卢青桑喊她柳夫人,嘴角抽动,露出一个和蔼地笑容,“你既然嫁给琰儿了,那么都是一家人,跟琰儿一样,喊我一声娘就好。”
卢青桑望着裴琰,看他怎么办。
要知道,她可从没听裴琰喊过宣氏“娘”。
裴琰淡淡道:“夫人是柳家人,她是裴家媳,不是一家人,喊娘不合适,就叫柳夫人吧。”
宣氏被哽住了,片刻才掏出帕子擦擦眼睛,“你这孩子,难道还在生气为娘改嫁柳氏的事情?”
裴琰道:“夫人想差了,我并没有做此想法。”
反正他的态度很鲜明,可做亲戚走动,不可做家人走动。
宣氏当年与兴安伯和离,憎恨兴安伯,连带着也不喜欢裴琰,对这个儿子一向平平,也就是裴琰进了锦衣卫,慢慢开始在皇帝跟前显眼时,宣氏好像才记起这个儿子来,开始走动,关系裴琰起来。
易家兄弟的母亲易嬷嬷当年嫁给了兴安伯府一个小管事的,生了两个儿子,管事的早早就过世了,易嬷嬷跟着宣氏去了柳家,而易家兄弟实际上算是兴安伯府的家生子,便留在了兴安伯府,后来裴琰出府独居,把这兄弟二人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