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愁云惨淡。
马氏哭:“咱们去哪里筹这六百两银子啊!”
利钱现在暂时拿不回来,只能去借。
董家的亲戚最有钱的就是马氏娘家。
马氏的嫂子掌家,深得“节俭”之精髓,一文钱也借不出来。
董贤去找朋友借,但董家卖外甥女的事情,经过村里人的传播,在本地传的是沸沸扬扬,如此忘恩负义,声名狼藉的人,别人怎么肯借银子给他?
无奈之下,只能变卖家中的六十亩地。
这六十亩地本是良田,倒也不愁卖。
只是买家知道董家现在需要用银子,故意压价,本来八两银子一亩,硬是压倒七两。
县令要求三日凑齐银子,没奈何,只能贱价卖了四百二十两。
还差的一百八十两银子的缺口,则把马氏这些年攒的首饰都给卖了,连秦夫人给董静娴的见面礼小金钗也拿去换银子。
如此东拼西凑,总算在三日内凑齐了六百两。
董家已经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马氏苦中作乐,道:“没事,我还放了八百两的利钱在外面,等年底收回来,咱们家的日子又会宽裕起来。”
银子是凑够了,但董贤为他的秀才的名头担忧,免不了埋怨买马氏。
董文昌担心爹娘再次吵起来,忙道:“爹,您放心,明年我一定给家里挣个举人回来。”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