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太傅与先帝是忘年交,又惊才绝艳,乃是百年难得的栋梁之材,当年先帝离世,朕已过不惑,论治国处事之道,这些年还是多亏太傅提点,才不曾铸成过错,守得大召江山稳固,也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只是而今,放眼我大召庙堂,又何曾有一人,能出太傅其右?”

“若是,将年幼的新帝托付于那些人,离我大召亡国,必然也不远了……”

这是他不愿选择年幼之子继位的主要原因,孩子小容易培养,却也极其容易误导。

辅国之臣的才学秉性尤为重要,这决定了新帝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君主。

何况,还有两个已经长成的皇兄在侧虎视眈眈。

年幼的帝王,是最难坐稳帝位的。

明白他的忧虑,江太傅绽袖躬身,语声铿锵有力。

“圣上看重老臣,实乃老臣之幸。”

“若圣上有心培养八皇子,老臣抹着老脸,倒是可为圣上举荐皇子少师。”

尃帝龙眉一挑,来了兴致,“哦?太傅请讲。”

“老臣嫡孙,吏部左侍郎,江昀律。”

尃帝一怔,换了别人来说这话,他定然嗤之以鼻,觉得这人是在给自家府邸和儿孙谋私。

但今日说这话的,是辅佐他一辈子的江太傅,他还当真细细考虑了起来。

芳华长公主默了默,轻声开口,“皇兄,江家儿郎文武皆谋,江侍郎乃太傅嫡长孙,自幼便受太傅亲自教导,乃是状元之才,帝都人人要赞一声“清风才子”。”

“而且,早先又曾外放历练,有赈灾救民匡时济世之功绩,而今在吏部任二把位,若在年轻才俊之中筛选,必然是出类拔萃名列前茅,再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