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如今你已续弦,胡氏是个好的,顺顺跟着她也不错。”孟氏看着儿子道,“就是顺顺已经到了启蒙的岁数,既然你要去木府,不如带上顺顺,让顺顺也拜木须为先生,你觉得如何?”
自己的儿子快要被比下去,孟氏心里着急,想着孙子得更厉害才行。
江云帆却有些为难,但她也懂母亲是为了顺顺好,“先生之前就说过,不再收学生。不过母亲提起,儿子会和先生提一下。若是先生坚持,另寻良师也可以。顺顺年级尚小,若是启蒙,木须先生不教,跟着文渝也是好的。”
从三弟去了新余,江云帆和文渝便走得比较近,文渝的才学也是顶尖的,能得文渝指点,是顺顺的福气。
孟氏听儿子心中有数,这才点头说好。
等江云帆带着礼物去木府时,正巧文渝几个也在,他便先提了顺顺启蒙的事,最后还是由文渝接下。
说完顺顺的事,大家都很兴奋地谈论起临兴关和北狄的战事。
林源摇头晃脑地笑道,“虽然我没在临兴关,但我能想到,我姐夫他们,现在肯定非常高兴。要是我在就好了,我也要上阵杀敌去!”
他刚说完,木须就转头瞪了一眼,“你还是先把今年的乡试过了,再说其他吧。”
说到乡试,林源立马低下头,躲开木须先生的视线。
又是三年过去,上次的乡试江云康中了头名,这次轮到林源参加了。
大家看林源垂下脑袋,纷纷笑了。
张博宇先调侃道,“林源,听闻你母亲说过,若是你不过乡试,就不给你说娘子。你可要认真些,别过几年,大家伙的孩子都能背书了,你还没娘子呢。”
“不会的,我这次一定会过!”林源哼哼道,“你们别急着笑我,我这也才第二次考而已,不算多呢。”
林源今年二十有一,若是今年乡试能中,明年也才二十二,正是说亲的好年纪。
眼下林源就一个秀才功名,要想说个门第稍微好一点的太难,林家才会对外这么说。不然一味拒绝提亲的人,便显得林家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