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陛下,都执意要封李根秦王了。
什么合不合乎礼制?
统统滚一边去吧!
由此可见,陛下对李根的厚爱,不止是一般的厚爱,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班找不痛快。
更何况,李根确实立下不世之功。
所有的功劳加在一起,双手加上双脚,数都数不过来。
长孙无忌脸都黑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陛下公布大皇子的身份之日,竟然是封秦王之时。
长孙无忌,尽管一百个不甘,一万个想反对,现在他也绝对不敢出班,提出任何异议。
“众卿,朕即日启程,前往西域,监国的事,就交给太子。”
“朕,不在的日子里,众卿务必要好好辅左太子……”
李世民站起身来,环顾朝堂左右。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群臣,接着开口说道。
“朕知道,有些人心里不痛快,朕也知道,大皇子如今还未录入皇家玉蝶,肯定会有人说,一个还没有录入皇家玉蝶的皇子,如何能册封为王?而且还是秦王?”
“朕,现在就将根儿的名字,录入皇家玉蝶……”
“朕的大皇子,生辰八字,朕自然是清楚的。”
“来人,传掌事太监,将皇家玉蝶呈上……”
李世民话音落地,内侍总管李德禄,便立即急匆匆传令去了。
很快,掌事太监手捧皇家玉蝶而来。
李世民亲自在上面,刻录下李根的名字。
方才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开口说道。
“若是朕的大皇子,返回长安城时,就暂住朕以前的秦王府吧……”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事已至此,是头猪都知道,李世民有多喜爱这位大皇子。
已经胜任太史局太史令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互视一眼,更是知道,这天,马上就要变了。
有些事情,有些话,袁天罡和李淳风,根本不敢跟陛下说。
因为这里面牵扯的因果太大。
有些事情,天意如此!
有些事情,天意不可违!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当一切尘埃落定,百官们再次俯首祝贺。
“众卿,今日确实是可喜可贺之日,可惜,朕的秦王不在朕的身边……”
“如今,秦王正带领大军,为那些阵亡的将士们,去让敌军血债血偿……”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朕的秦王,有当年朕之遗风……”
此时此刻,李世民是骄傲的,也是自豪的。
当将李根的身世公布于世以后,李世民压抑了多年的心,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众卿,暂且退朝吧,明日朝会,朕会带皇后和太子一起前来显德殿,然后,朕和皇后,便会离开长安城,前往西域之地……”
“臣等,告退!”
李世民破天荒的,没有率先离开显德殿,而是注视着群臣齐齐离开显德殿后,方才吩咐内侍总管李德禄,去将后宫所有妃嫔,皇子和公主,召集到立政殿。
离开显德殿后,李世民在李君羡耳边低语几句,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李世民大踏步的,往立政殿而去。
“二郎,刚刚显德殿里好热闹啊,发生了何事?”
长孙皇后看到李世民走来,微笑着迎了上来。
“观音婢,西域又出事了,大食和波斯二十五万联军,企图掠夺我西域之地的财物……”
“啊……”
长孙皇后惊讶的捂住了嘴巴。
“根儿,他现在如何?”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开口说道。
“观音婢,这也正是朕,最为担心的事情,他带领大军尽斩来犯之敌,眼下又带领大军,攻打波斯王国去了,按照他的脾性,朕以为,他肯定会一直打到大食……”
“所以,朕今日在显德殿,公布了他的身世,册封为秦王,明日朝会结束,朕让承乾监国,咱们一起前往西域之地……”
“好……”
长孙皇后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对于李世民做出的决定,长孙皇后一直以来,都是支持的,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她一生都在默默的付出着。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多次在父皇李渊面前,谗言诬告李世民意欲谋反。
身为秦王妃的长孙无垢,每日奔波与秦王府和皇宫之间,不但在众妃嫔面前游说,而且还孝敬李渊。
成功化解了,李世民的数次劫难!
玄武门之变前!
面对生日之局。
长孙皇后勇敢的站了出来。
她知道,此次一旦失败,李世民可能不会死。可是,长孙家族绝对不会活。
身为秦王妃的长孙无垢,在将士们出发之前,亲自勉励众将士,当场让诸多将士热泪盈眶。
这也是后来,她当上皇后娘娘后,深受众臣拥戴的原因所在。
“陛下,众妃嫔,皇子和公主,都在殿外等候。”
“让他们全部进来……”
众妃嫔,皇子和公主,一看这阵仗,便知道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不然,也不会如此急急的,召集她们全部来立政殿。
李世民将李根的身世合盘托出,而且宣布了册封为秦王的旨意。
立政殿瞬间鸦雀无声,众妃嫔都知道,这下子,以后这宫里面,怕是要热闹喽!
李承乾,李泰,面色铁青。
他俩知道,未来争储道路,又多了一位劲敌。
唯独李治,却是一副非常开心的模样。
李恪虽然略显惊讶,不过很快便澹然了下来。
李恪本是庶出,虽然颇受李世民喜欢,他也知道,自己目前希望真的不大。
其他几位皇子,基本上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
他们也没有争储的野心,等到年龄到了,各自去各自的封地。
直接躺平就好。
舒舒坦坦的当个闲散王爷,也比争储道路上,血流成河要安稳踏实的多。
“明日开始便由太子监国,朕和皇后要去西域之地一趟,后宫事宜,暂且由韦贵妃负责掌管。”
李世民一番交代过后,众妃嫔,皇子和公主,自然恭敬的施礼应允下来。
李世民让众人退下,只留下了太子李承乾一人。
“观音婢,你先跟承乾叮嘱一番,朕去御书房一趟。”
太子李承乾,内心瞬间欣喜不已,监国?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当帝王的感觉了。
李世民大踏步的离开了立政殿,直奔御书房而去。
此时,李孝恭,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和马周等人,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他们自然是被李君羡传诏而来的。
看到李世民踏足御书房,众人齐齐起身施礼。
“众卿,坐吧!”
李世民坐下来后,神色郑重的看着这几位,值得信赖之重臣。
“众卿,朕这一走,估计没有半年,怕是回不来的。”
“朝中的诸多事宜,有劳众卿费心了……”
“太子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毕竟是第一次代朕监国,诸多朝政,还要靠诸卿商议后再做决断。”
“皇兄,朕的这块虎符,你来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禁卫军……”
李世民取出一块虎符,交给了他最为信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这一走就是半年,李世民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宫里真有变故发生,有李孝恭在,可以瞬间调动禁卫军。
“承范,(李道宗字承范)这块虎符由你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长安城所有将士,若有不听令者,可先斩后奏……”
李道宗比李世民小三岁,乃是李世民?
??堂弟,自从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李道宗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左右,李道宗擅骑射,兵法一道也颇有见解,战场上多次与李世民不谋而合。
而且李道宗心胸豁达,又一次酒宴之上,尉迟恭怒斥坐在他上方之人,李道宗出面劝解,被尉迟恭一拳打在眼睛上。
对此,李道宗并没有和尉迟恭计较,反倒是李世民将尉迟恭责罚一顿。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李道宗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玄龄,克明,玄成,宾王,眼下朝堂之上,年轻官员占据多数,你们四人好好辅左太子,今日,朕之所以未传诏辅机,你等心里应该明白……”
“朕留有秘诏,在内侍总管李德禄手中保管,若是一旦朝中有变故发生,你们四人可让李德禄取出秘诏……”
李世民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啊!
这一去山高路远,若是不好生交代清楚的话。
万一自己回来以后,龙椅之上,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那……
李世民深知皇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可是用命换来的啊!
珍惜!
必须得好好的珍惜才行。
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世民离开御书房,往立政殿而去。
“承乾,明日起你是第一次监国,凡事多考虑,多思索,多听取群臣谏言。”
“不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大唐疆域辽阔,每日奏折甚多,该批阅的要及时批阅,有问题或者不能断定的时候,可询问房相杜相等人……”
李世民好一顿叮嘱,李承乾自然都一一点头答应下来。
“父皇,放心去吧!儿臣一定会代替父皇,处理好政务的。”
李世民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怎么也觉得味道有点不对。
父皇放心去吧?
这小子,这是多希望自己离开啊?
而且尽管掩饰的很好,李世民也能感受到李承乾,言语里的激动。
“好,有你这句话,父皇也就放心了。”
“今日午膳,无需回东宫了,就在立政殿陪父皇和母后用膳。”
“儿臣谨遵父皇口谕。”
第二日一大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带领李承乾直奔显德殿而去。
“众卿,朕和皇后,今日便去西域之地,秦王现在为守护大唐而与敌军厮杀,朕若是不去西域一趟,心里难安……”
“今日起,太子监国,众卿务必好好辅左太子,妥善处理政务……”
“臣等,谨遵陛下口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径直往显德殿外而去。
太子李承乾,自然和文武百官们一起想送。
李君羡驾驶天子座驾,已经在显德殿外等候了。
陪同天子座驾的同行的,还有数名宫女和内侍,禁卫军更是多达百人。
李治和李明达,已经坐在天子座驾上了。
带上李治,因为他一直对大哥念念不忘。
李明达,年纪尚幼,这一去至少几个月时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实在不放心,把她独自留在宫里。
报信的传信兵,也就是程咬金的亲兵,也赫然在列!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登上天子座驾。
“恭送陛下和皇后娘娘……”
群臣齐齐俯首施礼,高呼!
李君羡一挥马鞭,天子座驾,缓缓而行,很快便消失在,李承乾和文武百官视野里。
天子座驾出金光门,一路往西北而行。
离开长安城十里左右距离,李世民开口说道。
“君羡,可以了……”
“吁……”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君羡一勒马缰,天子座驾便停了下来。
“陛下,真要如此吗?君羡实在是不放心啊……”
这是李君羡多年以来,第一次质疑李世民的圣谕。
李世民岂能不知李君羡的忠心。
“君羡,去吧……朕不会有事的……”
李君羡闻言点点头,一位禁卫军走来,李君羡跳下马车。
禁卫军则开始驾驶天子座驾。
“陛下一路保重!”
“君羡,做好朕交代给你的事情,朕这一走,唯一能让朕彻底的放心的,只有君羡你一人啊……”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帝王之术,绝对是玩的那叫一个双击666。
“陛下,君羡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回去吧,别让他人发现,你未曾随朕离开长安城。”
李君羡目送天子座驾远去,打开随身准备好的包裹,换上一身行头,再仔细装饰一番后,便从容的往长安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