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长安城保卫战

“哥,蝗虫这么值钱,乐乐也要去捕杀蝗虫去!”

李根微笑着抚摸乐乐的秀发,刚刚还很害怕蝗虫的她,此时竟然勇敢了起来!

百姓们纷纷走到田间地头,捕杀蝗虫!

看到刚刚插秧不久的红薯苗,被蝗虫啃食的一干二净。

百姓们眼里尽是愤怒的火焰。

陛下不仅免去今年的赋税,而且还提供给百姓们红薯苗,竟然都让这可恶的蝗虫给霍霍了。

即便是朝廷不高价收购蝗虫。

百姓们也不会轻易放过它们!

从第二日开始,长安城的天,便恢复了往日湛蓝的天空。

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尽皆浓烟滚滚!

各路大军,奋勇杀蝗!

四方百姓,奉蝗必上!

长安城的蝗虫,被追杀的蝗心惶惶。

再加上四处有浓烟和明火。

人人喊打,已让蝗虫达到了无路可逃的局面。

蝗虫唯一的优势,就是它们数量上绝对占优!

不过一日又一日过去。

蝗虫的数量在急剧减少。

东南西北的浓烟滚滚升起,日夜不曾间断,让蝗虫们彻底无路可退,无路可逃!

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门口,每到傍晚时分,便会收到百姓缴纳上来的大量蝗虫。

这些蝗虫,被统一送到城外,然后彻底焚烧成灰尽,以绝后患!

这几日,李世民每日都在早朝过后,带领文武百官,亲自去城外巡视一番。

随着蝗虫日渐式微,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明德门外!

李世民从天子座驾上下来。

如今四处可见的,不过是零零散散的数只漏网之虫。

即便如此,身后也不乏追赶的百姓。

原因无它,李世民又将蝗虫的收购价格提高了。

现在的李世民底气十足,因为他真的不差钱了。

“陛下,臣听闻,近日福根酒楼自从蝗灾发生以后,便暂停营业了!”

听了御史台中丞魏征的话,李世民瞬间一愣。

“玄成,那福根酒楼生意不是一直很好吗?为何会暂停营业?”

李世民看了程咬金一眼,对于这样的消息,竟然没有及时汇报,颇为不悦!

程咬金心里苦啊!可是程咬金还不能说!

这事,他也不知道啊!

最近只顾着带领将士们和蝗虫浴血奋战,呸,有点夸张,根本不可能流血。

根本来不及回府一趟,多日都是在军营,和将士们一起同甘共苦了。

“陛下,据玄成所知,福根酒楼张贴了一张公告,言称近日蝗灾肆虐,酒楼经慎重考虑,决定先响应陛下号召,与军民一起抗击蝗灾!”

“待蝗灾过后,再营业待客。”

“所有先行预订酒席之人,日期延后,若有异议者,可全额退款!”

“哦!”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故作惊讶之色。

心里则是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高兴。

果然亲生儿子就是不一样,宁肯放着大把的钱不赚,也要帮助老子解决眼前困难。

根儿啊,你还不知道你爹就是陛下,便能如此行事!

若是知道了,那又该如何行事啊?

李世民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玄成,朕以为,福根酒楼此举甚善,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没想到一位经商之人,能够如此顾全大局,在蝗灾来临之时,放弃赚钱的机会,而响应朕的号召,参与到捕杀蝗虫的队伍。”

“朕以为,当为东西市场商铺之典范!”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开口说道。

“陛下圣明,玄成正是此意!”

“嗯,此事就由玄成处理吧,把朕的意思带到,也让东西市场众商铺都知道知道,福根酒楼在蝗灾来临之时,是如何与军民一起抗击蝗灾的。”

“陛下放心,玄成一定做好此事!”

突然,不远处的田野里,传来百姓的呐喊声!

“生了,真的生了……”

声音非常响亮,而且夹杂着让人激动的情绪。

李世民举目望去。

“陛下,可能是有百姓在田间临盆分娩了。”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点点头。

不过仔细看去。

虽然一干百姓尽数趴在你上。

可是,一个分娩的母亲若是生孩子的话。

这么多人趴地上干嘛?

想干嘛?

李世民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君羡,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何事?”

李君羡应允一声,直接健步而去。

因为距离不远,很快,李君羡返回。

“陛下,是田里的红薯苗有开始生芽了!”

“哦!”

李世民闻言激动的脸色瞬间通红。

文武百官们,也尽是激动和喜悦之状。

李世民健步往田间地头走去。

蹲下身子便仔细查勘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开心的仰头大笑几声。

随即跟刚刚那些百姓似的,趴在了地头上,因为这样看的确实更逼真,更清楚!

“生了,果然生了!”

“蓝田侯所言,果真属实,此物无惧蝗虫啃食,可以由跟再生!”

群臣瞬间也欢喜了起来。

既然陛下都趴下,他们岂能还人五人六的站着。

于是乎,明德门外!

一干文臣武将全趴下了。

差点把守城门的士兵给吓趴下!

此时南方一片乌云滚滚而来。

瞬间便是乌云密布。

轰隆隆!

巨大的雷声响起!

李世民站起身来,举目远眺。

“苍天,可否赐下雨水给朕的百姓!”

李世民话音落地,骤然间狂风劲起。

雷声紧跟着闪电!

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久旱逢甘霖!

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永远无法体会,那份狂喜的感觉和激动的心情。

李世民就这样站在雨中。

风越来越大,雨也越来越勐!

李世民就这样静静的站着,任凭风雨将一身龙袍打湿,雨水顺着冠冕滑落在脸上。

百官们无人上前,劝说陛下,下雨了,赶紧回宫!

这场雨,他们足足盼了半年了。

若是站在这里,可以让雨不停歇的越下越大!

他们宁愿一直站到,让这干涸的土地,喝饱雨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