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高中部

顿了一下,他继续朝王书记说道:“王书记,你不知道李老师教书的本事,我外甥女以前的成绩很差,考大学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

所以在上半年看到李老师带出了两个重点大学学生后,我就让李老师帮我外甥女辅导,你猜怎么着,我外甥女才跟着李老师学习了三个多月,现在就已经有十足的信心能够考上大学了。”

朱校长继续说道:“李老师教书是真的很厉害,他去年在学期最后两个多月接手的五年级二班,那时候五年二班的平均成绩也就七十分左右。

然而在李老师接手后,才两个多月啊,他就把全班四十多个学生所有人的平均成绩提升到了九十六分。”

“最重要的是,咱们设高中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李老师要是以后能够教出很多大学生的话,这里面的功劳和政绩也有王书记你一份的啊……”

朱校长苦口婆心的劝说着王书记。

说实话,听完朱校长的话后,王书记心里有些心动。

如果真如朱校长说的那样,李老师能够培养出很多大学生的话,那么这里面的政绩就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年代,乡镇要开办民办中学只需要公社书记一句话而已。

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乡镇学校,几乎都是民办学校,学校里面的老师也都是民办教师,只要公社书记或者是校长同意就能上岗的那种。

他们不拿国家的一分钱工资,拿的是生产队的工分,分的也是生产队种出来的粮食。

一个乡镇想要办中学,只需要向教育部门打一个报告,再招一些老师,然后就能把学校办起来。

自从1978年邓爷爷提出搞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后,各地的民办学校就如同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后来在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普及后,民办学校又成了普及教育的主力军。

根据统计,当时全国的民办教师一度达到了五百万人,后来国家开始清退一些不符合资质的民办教师,以及转正了一大批民办教师后,到了九十年代时,民办教师的人数才减到两百八十万人左右。

现在才是1981年,正是民办学校蓬勃发展的时候,这时候只需要公社书记一句话,学校就能办起来。

“老朱,你先让我考虑两天,办高中的事情还是要和大家讨论一番后才能做出决定的,如果大家都不同意就没办法。”王书记最后也没有直接答应朱校长办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请求。

他虽然是公社书记,但是公社要办初中部和高中部这样的大事,明显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虽然王书记没有答应,但是朱校长是不会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