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刘总(上)

也是啊!俄罗斯对刘总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了。

他和苏总开在伊尔库茨克打拼时我还在国内读大学。这么多年,在中俄两国之间来往对于刘总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我觉得只要不是很重要的会谈或者和新的俄国客户交流,应对他们那些老朋友们,刘总也好苏总也罢,就连朱主任和程副主任他们的俄语都可以对付一些的。

尽管,我刚入职时王总告诉我,要我负责刘总的翻译工作,可事实情况却是,我们这个集团包括苏总和王总在内,都没有自己的专属翻译。

我们这里的翻译事实上是为全体公司服务的。形式有些类似于于外交部的翻译司。只是我们这里的翻译部是以俄语为主的。虽然公司里的老总使用翻译也有自己的偏好,但原则上讲是没有太固定的人选的。

不过,我发现刘总这一点上倒有些例外。虽然他和公司里的翻译都认识,不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还真就是我一个人独揽的。

和我们公司里其他老总们颐指气使不同的是,刘总的言行一直颇为低调。

他不仅不像别的老总那样高谈阔论地刷存在感,甚至还有些故意和大家保持距离,他来公司的目的不是见苏总就是见王总,他和别的老总几乎没什么交集。

也不怪刘总不喜欢搭理他们。我们集团的老总包括苏总在内,还真都是一群素质不是很高的暴发户的代表。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无不带有那个时代暴发户的典型特征。

集团老总们机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微妙:既有相互吹捧的,也有彼此诋毁的,既有相互勾结的,也有相互拆台的,既有相互利用的,也有相互陷害的,既有拉帮结派的,也有相互排挤的……每天都在生动地上演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好戏。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刘总也许早就看清楚这些人的嘴脸不屑于和他们为伍吧!

我觉得在我们的公司里,还真是很明显地就能看出来学历对人素质的影响。

具有本科学历的王总和刘总到底和那些连大学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总们要文明和知性的多。